对于经历密集恐惧症的人来说,它就是真实存在的。
11岁那年,茱莉亚第一次犯了密集恐惧症。这天,她像往常一样,一回到家便瘫在沙发上,准备看她最喜欢的动画片。屏幕上布满了一个动画人物的脸——这个男人的脑袋很大,下巴上还有些巨大的裂缝。突然,一股恶心的感觉涌上心头,她立马闭上了眼睛,关掉电视。
噩梦并没有从此离茱莉亚远去。在接下来的每3到4个月中,茱莉亚都会在无意中看到令她无比恶心和恐慌的东西:裂缝,孔洞和斑点的纹路,还有纪录片水下镜头里的藤壶。每当看到这些场景,她都会控制不住地颤抖,汗如雨下,然后躺在地上嚎啕大哭。
直到20岁时,她才知道了自己的病症:密集恐惧症。
起源于心理上的问题?
密集恐惧症,即出于对大量聚集的孔洞或裂缝的反感,从而引发的恐惧和恶心的症状。心理学家已经发现,有一系列的恐惧症可以引发人们身体的重度不适。而密集恐惧症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到这个范围里。
人们甚至还在争论,它是否应被划为恐惧症。尽管大部分恐惧症都等同于极端的恐惧,但还有一些恐惧症似乎能同时引发人们的恶心和恐惧。有学者认为,密集恐惧症只算得上恶心所引起的不适,远谈不上恐惧。
是什么触发了密集恐惧症?人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小装饰,马蜂窝,砖块,气泡,水珠……很多密集恐惧症患者表示,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图片有时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困扰。比如,莲蓬的图片是很多人的密集恐惧症发作的诱因之一。在2003年,有人编造了“蓬蓬乳”的图片和故事,结果引爆了网络。
虽然对密集恐惧症的研究并不丰富,但有一项研究表明,当这些密孔出现在皮肤,而不是其他非生命体时,会带来更加爆炸的效果——出现在脸部的效果更甚。这也是为什么“蓬蓬乳”的图片能够引起轩然大波。
当然,”蓬蓬乳”这种梗的传播也得益于网络的发达。除了密集恐惧症,发达的互联网为人们增添了各种身体上和行为上的不适症状,但很多人都认为,这些症状本身都是起源于心理上的问题——这种病被称为心因性疾病。
集体心因性疾病的历史悠久。1518年,斯特拉斯堡就曾发生一起舞蹈瘟疫事件:400多人持续舞蹈长达一个月,犹如鬼魂附体。2011年,纽约州一所高中的20个女生出现抽搐症状,她们随后被确诊为转化症。心因性疾病本身就是人类的一部分。但是在互联网爆炸量的信息面前,我们都有可能接触到触发因素。任何能联上网的人,都有可能是传播媒介。
网络环境促发了莫吉隆斯症之类的臆想疾病,其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强烈的瘙痒感、难以愈合的伤口以及异物感,患者却认为是自己被针对性跟踪、监视以及实验。所以密集恐惧症是不是也属于这种情况呢?它究竟是数据化世界的产物,还是说网络世界只是帮助了它的传播?
以及,为什么人们单单对孔洞产生如此大的恐惧?
恶心的感觉也许在保护你
回想一下你上次被恶心到是什么情况,是那种要立刻洗手,放空大脑的那种恶心。
科学家认为,人类演化出恶心感,是为了避免一些病原体。病原体广泛存在于腐烂的食物、有毒植物、呕吐物以及死尸中,可引发人体疾病。当面对这些可导致我们生病和腐烂的东西时,我们会下意识地扭过头去,防止它们通过嘴、鼻子和眼睛入侵身体。我们干呕,“呸”的一声,快速后退,保护自己远离这些病原体的侵袭。
躲避病原体侵袭的这一反应,如今被看作行为免疫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它表现了我们试图躲避寄生虫和传染病时的思想和行为。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表情研究专家汤姆·库普费尔(Tom Kupfer)认为,密集恐惧症和演化适应性有关,是人类为了躲避虱子、跳蚤等寄生虫演化而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