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梦阳
在2015年年末,阿里巴巴将搜索事业部、共享业务平台、数据技术、产品部组建为“中台事业群”,并喊出“小前台,大中台”的管理模式。
以阿里为开端,包括腾讯、百度、京东、美团、网易在内各领域的互联网头部企业都开始探索自己的中台模式。尤其在最近半年,中台突然间就成为数字经济领域最受关注的技术趋势。
不过,对于中台的定义以及如何构建中台,行业中仍然存在分歧。出于对中台理解的不同,市场中出现了“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算法中台”、“移动中台”等概念,许多面临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也尝试自建中台。
近日,钛媒体对话网易副总裁、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共同探讨网易做中台时遇到的大大小小问题,以及做中台的经验。
网易为何要做中台?怎样理解网易的中台模式?又是怎样做的?
网易的中台往事
与已经被业内津津乐道的阿里零售中台相比,对网易而言,中台建设的最大挑战实际上是自身业务结构的碎片化。
汪源承认,如同阿里的共享业务中心在初期地位低、压力山大一样,网易的每一个专业能力部门的建立已经不易,但发展挑战更大。这种挑战不仅仅因为这些部门都不直接创造价值,更多的是由于网易业务多元化的现实。
“2005年,机缘巧合下,我们团队成了网易杭州最初的团队。”
据汪源介绍,当时的网易在北京布局了有道做搜索,在杭州则布局杭州研究院做互联网创新业务,但在互联网技术上碰到了瓶颈——游戏的点卡Oracle数据库已经不堪重负,相册的数据库堆在一个700G的MySQL里眼看要玩不转了,相册十亿级的文件用NFS搭出来的分布式存储集群问题频发。
据汪源透露,杭州研究院刚成立就有好几个业务要并行做(博客、相册、POPO),业务繁杂。而杭研院的研发主力都是工科男,追求体系化,极度讨厌重复建设。
两者看似矛盾重重,但汪源确却觉得,正因杭研院迫于要并行发展多条业务线的压力,加上理工科厌恶重复建设的思维,令杭研院开始专心解决海量数据管理的核心技术难题,进而为网易中台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根据汪源的回忆,2006年9月1日,随着网易博客的正式发布,新上线的DDB、DFS分别解决了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式文件存储的问题。随后,在2007年网易又投入做了MapReduce系统NEMR、融合多维查询系统等。
“这几个系统在当时的环境下,基本上就把主要的技术挑战解决了。”
此后,杭州研究院就开始尝试从不同业务条线中抽取公共能力。“我们希望这些共享能力综合起来,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创新中台,提高创新的速度和效率,提供成功率。”
网易的数据中台架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