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7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展上,一名与会者在旷视展厅试用人脸识别技术。来源:视觉中国
原标题 人脸识别无所不在,如何拯救我们的隐私和良知
来源 界面新闻
作者 史宇航(法学博士,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CISP))
一张“课堂行为分析图片”再次引发了人们在人脸监控和识别技术突飞猛进时代,对隐私保护的疑虑和警惕。近日,南京一高校试水教室人脸识别技术,网络上流传的一张照片显示,在连续十几小时摄像头监控下,学生发呆、趴桌子、玩手机、听讲、阅读甚至出现厌恶表情的次数都被一一记录了下来。
对此,开发该系统的旷视科技发布声明称,该图片只是为技术场景化概念演示。但据媒体报道,实际上类似的项目已经进驻校园。在人脸识别技术大行其道的当下,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隐私难题?出路又在哪?
一、突飞猛进的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信息通常会被直接用于身份鉴别,能够取代用户名、密码的组合来验证身份,因此面部特征被广泛运用于核验身份。机场、火车站开始越来越多地部署人脸识别闸机,很多时候不用刷身份证、刷脸即可完成检票,手机刷脸即可完成解锁、支付。银行开户时需要在摄像头前“眨巴”眼睛以确认是本人操作。一些手机游戏也开始启用人脸识别验证的功能,作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举措。根据网络游戏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需要进行限制,传统上是通过输入身份证号码的方式验证年龄,但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使用家长的身份证来绕开这一限制,这也就需要网络游戏企业去核验真正玩游戏的人的身份。比如《王者荣耀》会将用户真实面部信息与公安数据平台数据源进行比对,并按用户实际年龄段匹配相应的游戏时限。如比对结果不符或用户拒绝验证,健康系统将统一将其视作12周岁及以下未成年人,纳入相应的防沉迷监管。
人脸识别技术不仅适用于用户主动配合的核验场景,也被用于被动识别的场景。比如很多地方都在路口部署了摄像头以识别闯红灯的行人,并在旁边树立显示屏实时显示闯红灯行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在商业领域亦然,广告屏收集用户的面部表情的技术已经出现并且投入运用,实时分析用户对播放广告所反映出的喜怒哀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