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照旧是红包大战的重头戏。
支付宝的五福游戏再次登场,微博的锦鲤红包C位出道,百度和头条的玩法有些相似性,但并不妨碍各自圈粉。
向来不落窠臼的腾讯,则在用另一种方式宣誓自己的主场,2014年一鸣惊人的微信红包,2015年的全民摇一摇,2016年风靡朋友圈的“雾霾照”……2019年又带来了两个新玩法:微信针对企业定制的红包封皮,微视首次尝试的视频红包。
如同有声电影被发明后,默片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微视的视频红包有着同样跨时代的价值,或许就是春节红包告别“银幕时代”的开始。
“红包”进化进行时
2014年以来的“红包大战”,可以说是互联网进化的缩影,并且有着两条清晰的主线:一条是游戏规则的升级,一条是技术层面的迭代。
从最初点对点的红包,到红包雨、拼字红包、口令红包等,游戏规则的多样化成为引燃红包大战的幕后功臣,以至于改变了春节的传统习俗。标准意义上的春节,可能起始于腊八、小年等特殊寓意的节日,但现代人对春节氛围的感知多半来自于互联网平台的运营活动,红包游戏的上线成为新的时令表。
比如2015年的央视春晚,微信的参与直接影响了春晚的风格。诞生于1983年的央视春晚,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延续着相似的节目形式:电视上播放内容,老百姓在饭桌前观看,春晚和观众的距离一直隔着屏幕。微信红包打破了传统规则,主持人在电视上送祝福,老百姓拿出手机就可以摇红包。简单的“摇一摇”,弥合了存在几十年的距离感。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春节红包都在沿寻游戏规则的主线,思索如何与用户互动,然后用互联网擅长的方式找回“年味”。支付宝的“五福红包”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玩法,“敬业福”一度成为全民话题,最终且在2016年的红包大战中“扳回一局”。相比于红包雨、口令红包等玩法,集五福的亮点在于迎合了春节需要的“仪式感”,调动了用户的参与感。
只是2016年后的春节红包逐渐陷入了一个怪圈,游戏规则几无创新,偶尔出现了AR之类的新鲜技术,也多半是为了服务游戏规则。春节红包大战逐渐演变成一场流量争夺战,参与的玩家越来越多,你方唱罢我登场,玩法却少有推陈出新,红包成了一种拉新的手法,渐渐脱离了本质。
腾讯显然有意改变春节红包的业态,在今年推出的两个新玩法,核心都在于“年味儿”的回归:微信升级“红包封皮”,以最传统的方式致敬春节,红包不应该被金钱化,而是诚心和祝福的传递;微信推出“视频红包”,以最新潮的方式传情达意,同时也让春节红包回到技术迭代的主线。
视频红包的新时代
2018年春节期间走红的“答题游戏”,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用户对于撒钱式的营销并不感冒,即便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拉新任务,最后也很难有理想的留存。
互联网上从来都不缺少套路,在春节这样喜庆的日子里,还是要讲一些情怀。从这个维度思考视频红包的价值,或将是新时代开始的标志:
1、用户之间的互动升级。
微视视频红包的玩法并不复杂,用户在微视上选择喜欢的模板录制视频,然后设定红包金额,分享到微信或QQ里,好友即可以观看视频领取红包。同时还可以发视频“讨红包”,拍一段拜年视频求好友们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