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瑞幸咖啡luckin已经遍地都是了。
这个在2018年初才伴随着汤唯、张震的大幅广告,铺天盖地而来的互联网咖啡品牌,凭借着“首杯免费、买二赠一、买五赠五”的疯狂补贴,号称年内建成2000家门店,直奔星巴克而去。
短短一年时间的两次融资,7月的A轮估值10亿美元,12月的B轮估值22亿美元。
传统商人,每家新店开张都尽快使得盈利,每年定一个扩张计划。而资本催熟模式,不管门店赚不赚钱,狂开就好。
瑞幸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资本的催熟游戏。
❶
烧钱
因为B轮融资,瑞幸咖啡的财务数据被曝光了。
2018年前三个季度,瑞幸咖啡累积销售收入3.75亿元,毛利润-4.33亿元,毛利率-115.5%,净亏损8.57亿元。
简单除一下,售出总杯量超过8500万杯,每杯咖啡的收入4.4元。按照瑞幸咖啡一杯咖啡15元算,基本上是买一送二。
瑞幸咖啡对此相当淡定:全年亏损远大于此。通过补贴迅速占领市场是既定战略,亏损符合预期。
瑞幸咖啡预测,2018年收入7.63亿元。2021年达185亿元,为2018年预估的24倍。
咖啡还是要成本的。
知乎上的便利店博主汪惟介绍说,瑞幸的咖啡机和7-11便利店的型号一模一样,豆子略优于后者而牛奶差一些。7-11的美式10块,拿铁12块。
❷
思路
2018年元旦,瑞幸试运营,至5月初,开店525家,再到12月中旬,超过1700家。
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寻常品牌五十年的缓慢进阶路径,在一年时间内,瑞幸飞速走完,如打激素一般。以规模角度而言,并不难,烧钱即可。
然而,真正的壁垒是什么?
百年老店所经历的一切,有很多know-how、“商誉”、跌跌撞撞,甚至是失败的教训。时间看得见,其实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可以模仿和超越的。
更细节一点的,例如星巴克的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供应链的能力、采购和生产的流程、服务的尺度、以及对品类研发中心的管控,都是数十年里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
烧钱,并不是万能的。
❸
估值
2017年,星巴克收购案,收购统一集团在江浙沪的1300家星巴克的50%股权,作价13亿美元。推导出,星巴克在江浙沪的一家店价值200万美元。
瑞幸咖啡在7月A轮的10亿美元估值,假定是基于5月底的525家店的数据,单店价值也是200万美元。
12月的B轮,估值22亿美元,1700家店,单店价值下降至127万美元/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