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
8月1日,华大基因再次召开媒体见面会,对近日来“举报门”、“癌变门”等事件进行回应。一个月之内,华大基因已连开两次媒体见面会。或是如华大基因执行副总裁朱岩梅所言,华大过去太“神秘”,缺乏与公众沟通。
但另一方面,华大基因正卷入上市以来最大的舆论漩涡。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的“狂语”让其背上神棍的骂名;而“举报门”、“癌变门”等事件又让公众对华大基因的科研水平产生质疑。加上7月限售股解禁,种种事件叠加让华大基因公众形象“跌落神坛”。
而这最直观的体现则在股价上,其股价一泻千里,目前徘徊至70元/股,总市值已跌破300亿。为了增加公众信心,华大基因一众高管也接力增持股票,累积增持1.9亿。
无创产检技术是否遭滥用?
此前一篇《华大癌变》的文章将华大基因推向风口浪尖,而无创产检技术也备受质疑。针对文章内提及的湖南长沙孕妇控诉华大基因漏检情况,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徐茜回应称该案例并不在华大的无创产前检测范围之内,华大基因不存在漏检。
据悉,产前基因检测现是一种近似于诊断水平的产前筛查新技术,检测仅针对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3种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而上述湖南长沙案例中的患儿最终确认病因是13号染色体部分缺失,部分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综合征并不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范围之内。
且在华大基因提供的无创产检事件医生诊断建议中显示,医生曾建议该孕妇该孕妇脐血产前诊断(染色体+CMA),告知穿刺风险,3周左右复查彩超。但华大方面表示孕妇出于其自身种种原因,未能按医嘱进行检查。
对于无创产检技术,华大方面是表示出积极自信一面。朱岩梅表示,事实上截止2015年传统唐筛的覆盖率为47%,而NIPT的则大概在15%至20%,因此她认为无创产检并没有被滥用,反而应该被普及。
从理论上来看,据华大提供的一项数据*,传统唐筛的检出率为78.9%,而NIPT(无创产检)的则达到100%。从实践效果上,据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监测数据,2011-2017年深圳唐氏综合征总发生率由2011年的4.70/万上升为2017年的11.64/万,而2011-2017年全市唐氏儿的活产率从2011年的2.36/万下降到2017年的0.84/万。
伪科技还是高科技?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其科技研发水平毫无疑问是关键所在。因伴随上述“华大漏检”新闻,对于华大基因系“伪科技”的质疑声一时甚嚣尘上。
从数据来看,2017年华大基因研发投入金额为1.74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32%,较2016年10.33%的占比还有所下降。而销售费用则为4.02亿元,同比上升22.66%。但徐茜回应称,公司最近三年的研发费支出分别为1.31亿、1.02亿和1.74亿,研发投入处于行业前列水平,而2018年科研投入预计将同比增加约48%-53%。
而新浪财经查询到,与华大基因同类型国内的公司中,达安基因(15.980, -0.27, -1.66%)2017年研发投入为1.6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7%。销售费用为2.75亿元,同比下降5.02%。贝瑞基因(42.720, -1.16, -2.64%)2017年研发投入约4千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44%,销售费用为3.09亿,同比上升10.84%。但对标业内巨头Illumina公司2017年5.46亿美元(34.4亿人民币)研发投入,华大仍有较大差距。
此外,朱岩梅表示华大集团2015年至2017年研发投入约25亿元,发表高水平的科学论文1055篇,专利累计申请量为2182件,专利累计授权量为647件。其中2015年中国《自然》和《科学》发表指数,BGI(华大基因)排第三,仅次于清华北大。
对“举报门”进展回应
在沟通会现场,华大基因还就“王德明举报案件”说明了最新进展。华大集团助理总裁韦炜表示,华大就王德明和南京昌健誉嘉的侵权行为(侵犯名誉权和不正当竞争),已经在深圳和南京两地提起诉讼。且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也已发布公告函,决定注销对南京建誉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刻制的“国家基因库细胞中心江苏运营中心”和“国家基因库细胞中心江苏运营中心财务专用章”两枚公章。
此外,华大基因针对华大智造将独立融资并赴港上市,估值50亿美元的消息;以及华大农业集团董事长梅永红将跳槽至碧桂园农业的传闻,进行了一一否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