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资讯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科技频道 > 浏览正文


智能取代人工劳动争议仲裁开庭 3万月薪忽然就没了?


 

2017-9-12 11:08:24

 文章导读: 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时,也越来越焦虑和疑惑: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砸了自己的饭碗?如果真的因此而因此而失业,又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原标题:上海首例智能取代人工劳动争议仲裁开庭 失业or转型?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程子彦 | 上海报道

  责编:周琦

  李开复说,10年内,人工智能将取代50%人类的工作。

  近日,国务院下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时,也越来越焦虑和疑惑: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砸了自己的饭碗?如果真的因此而因此而失业,又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2017年7月,数据分析师王某和老东家就解除合同赔偿问题对簿公堂——他从事了13年的工作被一套智能系统取代,这起案件被法律界称为上海首例智能取代人工劳动争议案。

  岗位被智能系统取代后“失业”

  在王某(化名)看来,总经理助理的职级、近3万元的月薪、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各项优厚的福利待遇……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失业”。

  2004年,王某入职上海某知名百货公司(下称“公司”),工作内容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2014年,10年工作期满后,公司与他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16年春节前后,公司的ERP管理系统上线。按照公司的说法,这一系统上线后,数据收集的这部分工作完全可以实现智能化。

  “从时间的对比来看,本身这项工作完全人工操作需要8小时,系统上线后,可能仅仅只需花10分钟就能完成。”在仲裁庭审现场,王某所在的公司认为,上述岗位智能化后没有存在人工岗位的意义。

  2017年1月,公司正式取消了王某所在的岗位。2017年5月,公司以调岗协商无法达成一致为由,解除了与王某之间的劳动合同,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及代通知金。

  是否构成违法解聘引争议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上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负责该案的仲裁员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该案的争议焦点之一是,此次ERP系统上线是否能被认定为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王某的老东家认为,新的数据分析系统上线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符合生产经营趋势,由于数据分析系统上线导致王某的工作内容基本被取代,对王某的岗位产生了实质性影响;而王某认为,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调整部门结构或者岗位职责是其主观意识的单方行为,新的数据分析系统的上线不能完全取代其本人的工作内容。

  上海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邱宝华则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就人工智能最科学的定义尚未明确,仲裁机构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结合证据等、依法依规地处理案件。”

  上述仲裁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智能取代人工案件的最终判决结果不一定相同,还需要根据单位在解除之前的互动过程、在庭上单位的举证等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在解除合同前双方是否公平地协商和沟通”也成为公司是否构成违法解聘的关键。

  申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姗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企业今后在解聘相关岗位人员时,以“无法胜任岗位”“岗位协调不一致”等作为解聘依据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争议。 “法律应该更加关注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取代原先的人工操作岗位后,如何安置或解聘相关人员、能否通过调岗或培训方式使得现有的技术人员更好适应企业的发展等问题。”

  人工智能会让大多数人失业吗?

  媒体工作人员也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压力。九寨沟地震发生18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自动编写新闻稿并发出,写作仅用时25秒。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机器人替代率同比增长30.9%。近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基本保持20%以上增速,今年1—7月共生产工业机器人7.16万台,同比增长57%。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人工智能目前在基于规则和经验的场合效果较好,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那些低效率、 重复性的重体力工种首当其冲。比如制造业中一些机械的、固定套路的工种或工序,会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力。”复旦大学研究员、机器人智能实验室主任张文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同时,某些看似复杂的工种,如证券分析师、理财师、律师等,由于机器针对大数据的搜索、分析和挖掘能力很强,也会逐渐取代人力。”

(编辑:上海资讯网 so.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一个手机号就能让个人隐私“裸奔”?记者做了两次
·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28日举行,雷军:这次只发技术
·赋能新基建,神州数码携手华为助力上海城市治理发
·“祸”拉拉:不能总是等出人命才想起补漏洞
·科学源自好奇和热爱,三位“科学探索奖”得主在央
·互联网巨头靠什么管理10万员工?
·面对疫情散发,做好防控是关键
·备好药物应对感冒、流感与疫情散发
·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出现发热、咳嗽怎么办
·连花清瘟的用药特点决定了可改善呼吸道炎症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资讯网拥有人承担上海资讯网 so.sh.cn 一切法律责任(包括但不仅限于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网络传播权等)。
2. 本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大多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资讯网(so.sh.cn)
媒体合作、商业合作及不良信息处理电话:021-34121912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