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陈金国校长向新疆学生讲述收到馕坑礼物的故事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下同)
“今年过年不收礼,要收只收民族情。”这是近日流传在上海与新疆喀什两地职业教育界的一句暖心话。在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里,这些年来,陈金国校长陆续收到了不少珍贵礼物。每件礼物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讲述着群益师生在陈校长的带领下,主动将优质的办学资源和办学经验辐射到新疆、辐射到祖国西部的广阔大地上。这几件礼物也生动地见证了中西部教育交流的成果。
图说:陈金国校长展示盘扣做的耳环,借盘扣文化和新疆民族文化进行更好的交流、借鉴
海派工艺传到新疆
在群益职校的展览馆里新挂了一幅手工绣制品。这是哈萨克族传统刺绣传承人沙吾列什女士亲手送给陈金国的。绣品上的羊角纹是当地的民俗象征,图案里的56个三角形则寓意56个民族亲如一家。陈校长说:“沙吾列什是作为优秀学生的家长代表,被邀请到学校来参观的。她的女儿夏尔巴提在上海学的是服装专业。当女儿把跟着老凤祥师傅学做的一堆精致海派盘扣展示出来时,作为新疆民俗工艺杰出人物的母亲激动万分,当即表示,一定要赠送一份礼物给学校,感谢对新疆孩子的培养。”
图说:陈金国校长展示新疆家长送的新疆的民族弹拨乐器
锦旗已经挂满学校
“你们看,这两把琴是新疆的民族弹拨乐器,一大一小,也是家长送的。再来看,这顶维吾尔族的帽子,是我们老师家访时,家长亲手戴到上海老师头上的。”陈金国指着服装专业陈列室玻璃柜里的几件礼物兴奋地说,通过几年的教育援疆,学校和新疆百姓越来越亲热了。目前,在群益职校的新疆籍学生有400多人,分别来自新疆喀什、阿克苏等18个市(县)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个民族。陈校长尤其对好几位得意弟子如数家珍:“阿依仙古丽是维吾尔族,来自昌吉,因业务出色,现在在上海东海学院留校任教。来自阿勒泰的何玲,是东乡族的。朱花蕤是来自建设兵团的。这三位都是全国技能大赛的金牌得主。还有一位来自吐鲁番的姑娘祖白达·艾合买提,2014年8月进入群益职校,两年后便代表上海参加全国服装设计与工艺项目比赛并获得三等奖,现在已是喀什职业学院的专业教师。几年下来,由新疆教育部门、企业和家长送来的锦旗,几乎已经挂不下了,但最值得骄傲的,也是上海教育必须要做好的,就是要努力为新疆培养好技术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