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2019上海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发展报告》)显示,上海第三方支付机构2018年共处理网络支付业务1747.22亿笔,金额达76.6万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64.08%和29.15%。
一个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信息流、资金流的交汇点,更是科技的发力点和创新试点的原点。不久前召开的十一届上海市委八次全会再次明确,传统优势产业要提升能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培育成势,重点区域要聚力突破,加快形成新兴奋点、新增长点、新支撑点。不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全球影响力、竞争力和显示度,上海支付行业大有所为。
这是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之一,而上海占据枢纽地位
按照既定规划,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目前已到了“冲刺期”。而在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支付行业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基建”,发展之快备受瞩目。《发展报告》用一组数据勾勒出上海在支付行业的枢纽地位——2018年,上海第三方支付机构日均处理业务4.79亿笔,日均业务金额达2098.67亿元;上海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210.38亿笔,业务金额为16.44万亿元。有专家预测,今年这个数字还会有进一步突破。
支付已是我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之一,上海不仅是第三方支付的发源地,在国内支付产业中更占据了60%的份额。2008年落沪的支付宝,开创了“担保交易”这一全新的信用机制,截至目前,支付宝及其母公司蚂蚁金服已为全球超过12亿用户提供支付等普惠金融服务;诞生于上海的快钱,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之一,已覆盖国内逾4亿个人用户、650万家企业客户……
在跨境支付业务上,上海支付产业更是打造出了一张张“国际名片”。“每年的增长都是几倍规模往上翻。”汇付天下董事长兼CEO周晔如此形容这种势头——汇付天下2016年启动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2017年跨境支付业务的交易规模翻了16倍;去年,跨境业务交易规模同比上涨312%;今年上半年跨境支付交易额达208亿元,规模已超去年全年;今年10月,汇付天下成功获得VISA国际卡网上收单服务提供商认证(QSP),为跨境支付发力再添砝码。
截至去年,上海共有1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上海第三方支付机构全年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达22.84亿笔,金额为3282.04亿元,同比增长112.76%和105.35%。
谁能抢占金融科技赛道,谁就能掌握未来金融发展主动权
提高国际金融中心的能级,赋予它更深的内涵,除了扎稳马步,还需放眼未来。今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建设金融科技中心”;10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发展支持上海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再一次将金融与科技融合在一起。谁能抓住金融科技的机遇,谁就能抢占赛道,掌握未来金融发展的主动权。
“上海在金融科技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快钱公司CEO党晓强认为,在外部环境上,上海在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中产生了有全球竞争力的新技术、新模式,新型市场主体、新兴产业不断孕育成长,这些新业态形态各异,但无不需要配套定制个性化、创新型的金融科技服务;从内功拓展上看,各大支付企业都在不断探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金融产品的结合,“快钱最近推出的‘云种计划’就是金融科技理念的一次集中体现,它可以在云端平台上对中小微商户和金融机构的需求实现功能化、参数化”。
目前,上海还在抢占区块链发展的制高点。就在今年11月,支付宝的区块链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长三角主要城市扫码互联互通”项目,支付宝技术专家魏尚介绍,跨城出行的最大难点在于异地票务结算,区块链记载了所有的跨城交易且不可篡改,每个城市地铁公司都能从“链”上获取对应乘车的区段、价格,实现自动秒级结算。
先行先试的开放氛围,有利于发挥数据与用户优势,做深做实支付创新
得益于上海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品格,支付宝众多新业务、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都在上海发源。2008年,上海首开先河,成为全国第一个将电费缴费接入支付宝的城市,拉开了中国网上办事的序幕;十年后的今天,这里成了全国便民服务“网上办”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
持续开放充足的应用场景,有利于技术对产业能级、城市治理的赋能,而先行先试的开放氛围,则有利于上海发挥数据资源与用户市场等优势,做深做实支付创新。
推动支付产业与智慧城市深度融合,汇付天下此前在上海先行先试了“智汇管家”。这个智慧城市的典型解决方案目前已面向新零售、教育培训、餐饮、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数百万小微企业提供聚合支付、进销存管理、经营报表、会员管理等一站式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可实现高效实时的结算效率。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也展示了这一案例。
更好助力上海加快支付产业发展,要进一步探索创造新的监管环境、监管方式,为新技术落地提供支撑。本次市委全会明确指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要“推动统筹国际业务、跨境金融服务、前沿科技研发、跨境服务贸易等功能集聚”,而《指导意见》也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开展金融科技创新应用试点,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复制推广。浦东新区副区长王华透露,浦东新区要打造金融科技创新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在监管部门的支持下,试点开展“监管沙箱”制度,打造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的良好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