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19日举行颁奖仪式,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琦同学荣获本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这也是继2013年、2015年、2017年(该奖项每2年评选一次)以后,连续四届有华理学生斩获此项殊荣。
本届“市长奖”获得者张琦同学
自2013年以来,华东理工大学赵玉政、侯宇、曹婵、张琦先后连续四届摘得“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华理天团”的表现可谓亮眼,这其中究竟什么秘诀?答案是华理精心构建的“学生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近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深刻把握科创育人内涵,将高水平的科研反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学生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类竞赛为抓手,培育学生科技创新精神。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系列高水平竞赛,通过优化备赛周期、建立专家导师库、打造院系特色品牌项目、加强资源和经费向重点项目倾斜等,培育了一批有潜力的科技创新项目,将科创竞赛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动力,以赛促学、以赛育人,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充分发挥“院为主体”的积极作用,如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打造世界级研究机构“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为青年学子提供顶尖科技创新平台,3年内培养出曹婵、张琦两位“市长奖”获得者。此外,校团委在搭建学生自主创新平台过程中注重整合青年教师资源,以青年教师联谊会为载体,对科技创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引导,布点“科技创新基地”,让青年教师全程跟进学生的科研项目,开展“与优青一起午茶”等特色活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获得“市长奖”的学生们,在各自的成长道路上都取得了优异成绩。自2013年以来,华东理工大学赵玉政、侯宇、曹婵、张琦先后获奖。其中,赵玉政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华理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理首批“特聘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医学科学院细胞代谢监测成像新技术创新单元主任。侯宇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华理材料学院副教授,全国青联委员、上海市科协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曹婵博士毕业后前往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欧盟玛丽居里奖学金,研究方向为纳米生物传感,目前已在国际顶尖期刊如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Protocols等发表论文27篇,曾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张琦即将于博士毕业后前往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费林加院士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从事人工分子机器以及超分子化学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在国际顶尖期刊如Science Advances、Chem等发表论文24篇,曾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此外,华东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宋兴福教授还曾于2003年荣获首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除历届“市长奖”获得者外,学生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还为华理培养出一大批人才。如上海市优秀青年企业家、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得主、上海泰坦科技董事长谢应波,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获得者、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入围者周元凯,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获得者、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左子麒等优秀创新创业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