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2月14日报道:“小时候和爸爸去武康大楼领牛奶,一张牛奶卡,领掉后,奶站工人用圆珠笔划一条杠。爸爸还碰到孙道临也来拿……人生第一次烫头发,就是被妈妈按在紫罗兰理发店的阔大的椅子上烫的。”摄影师朱屹讲述了自己与武康大楼的童年记忆。12月14日,上海市民文化节“老建筑的故事”市民创意创作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图书馆举行,获奖者们走上舞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赋予了老建筑血肉与生命。
本次大赛2019年3月正式启动,通过老建筑阅读之旅、“阅读上海笔记”创作作品征集大赛、“阅读城市”摄影大赛、“老建筑的故事”应用开发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吸引市民重新走近老建筑,挖掘老建筑的历史和故事。大赛总计征集故事近千篇,开展讲座活动83场次、阅读行走活动44场次,参与人次达8553人;全媒体平台访问人次数达462966。最终,经赛事评委会评审共选出85篇佳作,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作品奖。同时,线上全媒体征集也评选出了最佳人气奖及优秀人气奖。
投稿的作者中很多都是老建筑或该街区的原住民,或自己的父辈曾经在此生活或工作过,他们通过与家人共同回忆,查找资料,或同附近的老人聊天,挖掘出有关建筑、街区和小镇的故事,沿着城市的经脉向历史的深处追溯。
图为朱屹拍摄的武康大楼
90多年前,福州路上有家开明书店,它为茅盾、巴金等左翼作家出版、再版过众多名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薛关钧表示,自己的父亲与叶圣陶同年进的开明书店,最初的时候,书店设备简陋,“有人买书,需要扣几下门方可进来”。父亲健在时常同他提起往事,通过父亲保留的笔迹、老照片、开明书店内部资料等,再加上本人的亲身经历,他写成了《在福州路上寻觅》,记载了章锡琛因“失业而出版一点书”“因出版书而成了营业机关”等故事。如今,福州路原开明书店278号门牌号已无,现在是280号三开间的文化用品商店。当薛关钧重返故地时,店内职员和周边居民无人知晓这段历史,让他心痛,也促使他写下这篇文章,圆了父亲的心愿。
上海滩闻名的“三湾一弄”,“一弄”就是药水弄。上世纪60年代末,翟笃钧从黄浦江畔搬至苏州河长寿路地段。在日常生活中,他看到药水弄简棚陋屋、乱搭乱建,整个区域道路窄小、弯弯曲曲。到了80年代,他见证了药水弄改造:“当地居民抱头痛哭,感慨愿望终于实现了!”为了记录下这段历史,翟笃钧采访了两位在药水弄住了一辈子、近九十岁的老人,了解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状况,最后写成《话说药水弄的变迁》。“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各种汽笛声此起彼伏叫声各异,这不同的汽笛声在该厂工作者分辨得非常清楚。不多会神色萎糜、脚步拖沓下班的工人鱼贯而行步出厂门,走向那刺鼻的棚户连遍的药水弄。”劳苦者在江苏药水厂附近搭个棚,避风挡雨凑合度日,给窝棚起名“滚地龙”,期盼着有一天能有“撑天龙”的居屋。如今,他们实现了梦想,昔日的药水弄成了现在的长寿新村。
参加大赛和活动的居民,有老上海人忆往事,有年青人说起童年,还有一些投稿者是新上海人,但是无一例外,在他们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自己最真的情感和依恋。
图为李艳华拍摄的新场古镇一角
80后的李艳华是一位新上海人,初次来上海是一个冬天,路过新场古镇顺便溜达一圈,弄堂里青石板上的苔藓印记,沿河两岸的长廊下灯笼和清风茶楼的酒旗映倒映在河水中,弯弯的石拱桥在冬夜里古朴安静,她便喜欢上了这座古老温情的小镇。来到上海工作后,她便在古镇水边人家租屋居住,一起床,就能看到侍弄满院花草的房东老太太,闲时有清风茶楼上闲聊,长廊上弹吉他、跳舞、打牌、下棋的人们,中秋赏月,桥头人影攒动。在《古镇里的温暖时光》一文中,她写道:“虽处异乡,亦能让我心安。”淳朴的古镇、平凡而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息,是她爱上这座城市的理由。
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院研究员陈祖恩表示,市民的故事中,最让他感动的就是写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对自己生活过的建筑寄托着珍贵的情感,这是人与生活、人与建筑的故事,不管多少年过去,还可以通过这些建筑感受曾经的或正在经历的上海生活,而这是任何一位专家、学者都无法研究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