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IP除了能开发出各类爆款文创产品,还能变为沉浸式展览。近日,以乾隆皇帝喜欢的读物《海错图》为蓝本,“故宫里的海洋世界——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上海站在上海豫园开幕。
数字化时代旷世奇书“走出宫墙”
“错”,即为种类繁多的意思,早在汉代,人们就用“海错”来指代各种海洋生物。《海错图》为300年前清朝康熙年间所著,它的作者聂璜走访民间,考察沿海的生物,探访海客,将生平所见所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来,于1698年完成这部宫廷奇书,并于1726年编入皇家书库,乾隆皇帝更是先后在首页上钤“乾隆御览之宝”“重华宫鉴藏宝”等玺印,并下令将其编入《石渠宝笈》续篇,以示对该书的喜爱与重视。
如今科技赋能,旷世奇书得以“走出宫墙”,数字化技术最直观的呈现了这部古代海洋百科全书。走进展厅,8米巨幅投影在眼前铺开,展出一个完整的海错长卷,在“苍龙七宿”的故事里,观众可以一探古人关于龙的想象。
300年前的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古代渔民船客有什么所见所闻?这些疑问在展览中都能得到解答,展览在1000平方米的展厅展出36件海错图系列作品。
作为一名生活在300年前的文人与生物爱好者,聂璜具备令人钦佩的探究精神。他笔下的大多数生物都是他亲眼见过以后描摹出来的。有些生物不容易在海边见到,聂璜就会跑去鱼市一探究竟。从他的画中可知,他看了很多,买了很多也吃了很多。那些他吃过海产品,如蛏子、大黄鱼都画得特别写实。除了看和吃,他还不厌其烦地向渔民请教很多问题:到底哪种是真的比目鱼?带鱼是怎么钓的?飞鱼怎么捕捉?……渔民看这位书生有趣,捕到稀奇的东西也会送去给聂璜看。聂璜笔下的“飞鱼”“顶甲鱼”或许就是这么来的。
600岁故宫和400岁豫园“牵手”
展览中还设计了许多互动体验环节,“海鲜小当家”“海怪生成器”等互动游戏,参与者可以打开自己的“脑洞”,创造自己想象中的海鲜美味和神奇海怪。据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希望展示给观众的并不是单纯复制海底世界的场景,而是希望呈现以聂璜为代表的中国古人的海洋世界观,呈现中国古人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整个展览耗时近一年才得以呈现,展厅内的动画制作就花了3个月时间,主办方对于《海错图》等历史相关文献的研究则花了7个月。故宫博物院对于IP授权的开发合作非常严谨,每一个作品及背后的文字,甚至每一个动画分镜头都请到相关专家审核,以确保展览的严谨和趣味性。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闫宏斌在开幕式上指出,我们运用多媒体和数字科技,将《海错图》这部故宫藏品,以青少年和年轻人喜爱的形式翻译和呈现出来,成为故宫博物院在传统文化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上的一个突出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故宫与豫园,一北一南两大历史文化地标首次携手进行IP合作展示。600多岁的故宫和400多岁的豫园走到了一起,串联这两者的,是乾隆最钟爱的科普读物——《海错图》。来豫园赏灯的游客不仅能观赏到户外华灯璀璨的绚丽景观,也能在豫园华宝楼内领略光影交织的古代海洋世界。
《故宫里的海洋世界》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由故宫博物院、深圳招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主办,豫园文化商业集团、上海零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3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