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包括浦东新区在内的新城发展规划,到2000年初,上海市提出了“一城九镇”的规划思路。奉贤新城如今已城建11年,近日,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奉贤新城实践案例展在“上海之鱼”北岸湖畔贤庐开幕,向公众展示十年新城发展之路,并对新城更新展开讨论。
上海新城发展重要实践案例之一
2008年初,南桥新城筹建启动。2016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发布后南桥新城更名为奉贤新城,使得新城作为长三角区域的节点城市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使命。过去十年中,奉贤新城在建设发展中积极探寻思路与模式上的创新,成为上海新城发展规划的重要实践案例之一。
展览由上海市奉贤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上海奉贤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无样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冯路博士策划。展览主题为“上海之南”,展品涵盖奉贤新城的规划、建筑与人文,包括奉贤新城十年发展年表、新城重要建筑设计案例、奉贤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案例、重要历史文献等。本次展览还推出了纪录片《我们的新城》作为特别参展项目,从不同人群的视角反应了奉贤的十年发展。
近年来,奉贤紧紧围绕上海南部中心城市和杭州湾北岸综合性服务型城区的功能定位,全力以赴推进城市功能性项目和惠民工程建设。区行政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第二福利院、行政学院、城市博物馆、规划展示馆、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金汇港半马步道、浦南运河十字水街、上海之鱼公园群等一批公建和环境生态项目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海之花(青少年活动中心)、国妇婴奉贤院区、富力万达广场、上报传悦坊、南桥源老城更新等一批项目扎实推进,奉贤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在致力于把奉贤新城打造成为相对独立、产城融合、功能齐备、集约紧凑、生态良好的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性节点城市的这一过程中,新城积极探寻城市建设思路与模式上的创新,这也让奉贤新城成为上海新城发展规划的重要实践案例之一。
开幕论坛探讨新城未来发展
此外,“品·筑”建筑评论第四期作为本次展览的开幕论坛也在当天举行。旨在就新城建设的思路与模式更新进行探讨,对奉贤新城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意义。论坛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奉贤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主办,上海市奉贤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与《城市中国》杂志联合承办。
柏林工业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孙斌栋教授对上海非核心功能的疏导进行了长期大量研究。他以《上海新城发展及其未来方向》为题,分析了上海市域空间体系的特征与弊端,在此基础上指出上海空间发展的目标是构建多中心体系,而新城建设和次中心城市崛起是其中关键。他指出未来上海的新城建设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尊重个人和企业主体的选择,制定政策要从市场经济机制下的个人行为动机出发,因势利导;同时从体制根源上,创新性地为城市区域空间优化扫清障碍。
对此孙斌栋提出了上海空间发展的6条战略建议,包括:高度重视次中心城市作为未来经济增长支撑的作用;创新新城开发体制,保障次中心城市建设;优先发展中心城和次中心城的快速轨道交通;次中心城市要实现就业、居住和服务功能的均衡;合理调控中心城人口规模,促进城郊联动发展;积极作好新城宣传,让公众了解新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教授则指出,城市就是一个共享的平台。从古希腊的全民共享,到20世纪发达市场经济中地权产权的让渡共享,再到新世纪以后,进入了“群共享”的时代。共享会给城市带来变化,一是线性空间会再生,二是透明性加强,三是使建筑、城市的边界模糊,四是公私概念转换。进入了信息社会,将来的建筑形式可能会变化得很快或很慢,人们可以借助信息,来发展性地利用建筑。在赛博时代,虚拟现实的出现使实体变得更加重要了,实体空间始终是竞争的资源。奉贤新城有这么大的实体容量,加上与临港自贸区的对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