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浦镇小上海步行街乐声喧天
你见过“流沙笺”传统纯手工古法制纸技艺吗?你见过老艺人仅用三十多元自制的土萨克斯的吹奏表演吗?你见过乡村老妈妈头扎土布头巾,着一身土布服装、象模象样走台步吗?国庆黄金周期间,周浦镇小上海步行街乐声喧天,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举行国庆节、购物节第五十届小上海民俗文化展示会。这届民展会汇集了当地非遗等优秀民俗项目,精采纷呈,又频显新的亮点。
在步行街的展台前,一位中年男艺人叫赵世杰正在展演“流沙笺”传统纯手工古法制纸技艺。“流沙笺”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古法制纸技艺,始于唐代。该项技艺的传承人赵世杰,十年磨一剑,与师傅郑智源成功研发出失传已久的“流沙笺”古法制纸技艺。
该技艺的其作方法是利用大自然中的黄芪、仙人掌等植物提取物制作出原液,通过特殊调制的国画颜料,使其浮于原液表面,然后用特质工具使各种颜色任意聚散离合,再以宣纸覆于其上而染于纸面,从而形成各种天然和难以复制的美丽图案。此时其展台上展示着各种色彩鲜丽有立体感的纸张,夺人眼目。
一首《今天是你的生日》的昂扬乐曲飘入游人的耳中,人们循声走去,这是萨克斯的声音,但见一位老先生手中握的不象萨克斯,看上去很土。面对大家的惊奇,这位叫姚闯的老先生说,这是土萨克斯。是他自制的,仅买了一个萨克斯的头子。其吹奏效果不亚于正规厂家生产的萨克斯。而一个萨克斯市场价是6000元以上,而他只花了30多元。有人又给这个土萨克斯称为“低碳环保管”。
非遗项目《芦苇编织编制技艺》的传承人庄金生头戴芦苇帽,正在笑呵呵的用芦苇编织《鲢鱼跳龙门》等吉祥物。今年87岁的庄师傅从小在东海边长大,从事业余芦苇编织已有70多年的历史。老庄说,浦东沿海地区30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芦苇来编织各类物品,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芦苇具有特殊的韧性,同时兼具柔、轻和防潮的自然特性。其编织品主要有生活用品类、民俗类、玩具类和工艺品等,具有制作简便、坚固耐用,绿色环保的特点。老庄目前被聘为泥城小学校本课程《魅力芦苇》的指导老师,使芦苇编织编制技艺后继有人。
芦苇编织编制技艺后继有人
一旁70多岁的王桃生老伯伯,正手执一根根芦苇花秆,在麻利地做“土鞋”。展台上已放着好多双做好的“土鞋”。一位来看热闹的老人对跟在身后的孙子说:“这种鞋叫蒲鞋,环保节能。它头大、身体胖、里面还可放棉花和鞋垫,是旧时我伲经常穿的。穿在脚上,比现在的棉皮鞋还要暖和。”
另一边正值中年的编织能手施华鑫在展台前,用芦苇精心编织乡野中的蚂蚱。他把编织的大大小小的蚂蚱挂在竹杆的长线上,活龙活现,煞是逗人喜爱。
在一长溜条桌旁,周浦镇因收藏成名的“大老倌”鲁来大,正在向人们介绍“三五”牌台钟的历史。条桌上放着许多走时准确的“三五”牌台钟,有台式的、立式的、挂式的,都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生产的。这些名牌旧产品是老鲁多年走村穿巷收购来的,经过他的精心整修,都能正常“工作”。有的市民爱“三五”牌台钟,正跟老鲁商量,想买一台回去。面对记者的采访,老鲁说:“这些上海名牌老产品也是一种文化,值得收藏展示。”
今年土布走秀也有新的看头。十多位头裹土布头巾、穿着老布扯襟衫、土布裤子、脚着丝绒绣花鞋的老妈妈,在街口进行浦东地区百年前的乡土老布服装“现代秀”表演,她们厚实淳朴但走起台步来却不亚于专业演员。她们仿佛走在乡村的田野,向人们展示那恬静优美的乡村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