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的上海,“上年纪”的小店越来越“有味道”,新加入的“成员”也不断带来惊喜。在上海市商务委支持下,新闻晨报·周到记者将带大家走近小店、体验小店,深入感受在魔都“逛马路”的别样魅力。
出门下馆子,有人偏爱辛香浓郁的“重口味”,自然也有追求简单轻量的“小清新”。开在永嘉路上的Om ills Bakery&Bistro便是一家网红餐厅,菜色“干净”适合健身人士那是自然,各类“过敏人群”在这里也能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还有店里专门开发的酸面团面包等特色“发酵食品”,在申城街头各大“brunch小店”里秀出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若是天气好,记得让店员帮忙收起沿街的折叠落地窗,即使毗邻的“上街沿”宽度只有1米多,室外露天环境下的就餐体验也可以轻易get。
“酸面团”面包里不放酵母
坐落在永嘉路110号的Omills Bakery&Bistro,最受欢迎的是一款“牛油果温泉蛋吐司”——面包上放着两颗流心有机兰皇蛋,加上分量够足的切片牛油果,撒上葵花籽和辣椒片,少盐少油、“元气满满”,成为了不少粉丝现场“打卡”的必点菜品。
事实上,连底部的面包也很值得说道说道,大家听说过“酸面团”吗?
所谓“酸面团”其实是一种起源于古埃及的谷物发酵形式,直到几百年前面包酵母渐渐盛行才被取代。而“酸面团”面包也被称之为天然酵母面包,只使用以水和面粉培养出的“酸面团”再加上盐和面粉制成,既不放酵母,也没有牛奶,更没有盐、甜味剂等调料。
店员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人声称自己有谷蛋白和小麦不耐症,很可能只是因为制作面包时发酵的“火候”不到位,而“酸面团”面包虽然需要更长的发酵时间,但因为含有更多的益生菌,碳水化合物也分解得完整,所以更利于肠胃消化。
因此,这家小店出售的所有面包都是“酸面团”面包。由于都是纯手工制作,店里进门右手边还贴了一张“烘焙时间表”,不同面包的“出炉”时间都被安排得妥妥当当,如果想要买到新鲜出炉的面包,建议大家还是“卡点”到。
蛋奶小麦过敏也能选蛋糕
所谓的“酸面团”其实可以算是一种手工培养的天然野生酵母。
这家小店里的特色茶饮,竟然也靠自己培养出来的“茶菌”做底,例如“大红袍茶菌”便是以大红袍加上天然矿泉水发酵制作而成,因为富含维生素和益生菌,虽然口感偏酸,却在健身圈里很受欢迎。
在甜品柜台前,记者注意到不少蛋糕旁还加上了“无麸质、无蛋、无奶”等标签。
据悉,小店内的蛋糕主要走得也是“裸蛋糕”的自然系风格,不添加色素以及人工香精,素食主义者能大快朵颐之余,有蛋、奶、小麦过敏的小伙伴们也可以尝试,“比如我们有一款蛋糕完全使用了杏仁粉替代面粉,就是考虑到一些过敏人群的特殊需要。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在不影响口感、口味的前提下,尽可能开发一些健康的品种提供给大家”。
折叠落地窗解决“外摆难”
餐饮小店沿街“外摆”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对于拥有很大一部分外籍顾客的Om ills更是如此。
小店坐落于衡复历史风貌区,店外人行道宽度仅1.5至1.7米,即使摆放再小的桌椅,总会对过往行人的正常通行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筹备初期,小店创始人笑笑便琢磨着通过设计改造,让小店也能顺利拥有一处算得上室外就餐的“小天地”。
我们可以看到,小店的外墙被降低,玻璃窗可以简单地折叠起来,原本的“靠窗位”与户外没有了隔阂,再在“飘窗”上摆几个小垫子坐下,微风拂过、阳光洒落,露天就餐就达成了!
笑笑告诉记者,当时选择永嘉路上的这栋老建筑,便是看中了它的外形优势——改造后的小店选择了简约通透的ins工业风,保留了原有的木质房梁,连砖墙上的杂草、纹路都没有变动,而1楼、2楼尽可能放大的玻璃窗也给店里带来了更多明媚的光线。
最顶层还有个小小的“阁楼”,“伞形”的屋顶通过玻璃吊顶在视觉上突破了原有的建筑空间。每周二的小店清晨瑜伽课程便在这里进行,“这些场景和店内主打的健康烘焙类食品更为匹配,我们也希望尽可能为大家在市中心营造轻松、原始的英式乡村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