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开幕第一天,展览中心发生了这些故事。
早上六点半,王先生母子已抵达展览中心,他们是今年第一批达到的观众,为此他们要在门口等上两个半小时才能进入九点开门的展厅。但这对于王先生来说不算什么,今天早上他三点半就兴奋地睡不着,五点就出了门。每年他都赶在书展第一天来,买上满满几袋子书。“扛着几袋子书回家的满足感是无可取代的”,王先生说。
书展排队人群
微信小程序
早上九点开馆前,上海展览中心门口已排起了长长队伍,气温30多度,阳光毒辣。好在馆外的遮阴凉篷和喷雾降温“清凉措施”还蛮到位。今年书展首次推出“2019上海书展官方微信小程序”,不少市民边排队边在小程序里看今天的书展活动,内心盘算好一会进去“首站”先奔赴哪里。记者也打开小程序体验了一下,书展期间的活动、嘉宾、书籍等信息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值得一提的是,小程序中右下角的“网上购书”,可以一键下单送到家。对比了同类型网上购书app,价格还是挺不错的。
书展序馆
走进馆内,“清凉感”让全身都舒展开来。只见书展序馆门口的主体造型是一个由70本书组成的号角,意味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声已经吹响,紧紧呼应“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的主题。今年序馆最大特点是全开放型的书架设置,没有如往年一样用玻璃封闭起来。读者如果想翻阅架上的陈列,伸手可触,600多种图书的摆放更亲近读者。
“星空听书馆”站满了人
除了琳琅满目的书籍,今年书展还有啥“花头”?记者看到喜马拉雅“星空听书馆”站满了人,空中悬挂的“行星带”下,读者可取下耳机静静聆听音频。星空背景墙放置当季热推主播或者节目的二维码,扫码就可在手机上收听。一个二维码可以听上万本书,不少市民都纷纷体验。据喜玛拉雅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平台上有用户5.3亿人,用户日均活跃时常155分钟,所以“听书”已成为不少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书展中不可缺少“听书馆”。从读纸质书到读电子书,再到如今的“听书”,书香绵延16年的上海书展,见证了人们阅读方式的变迁。
展台仅展示图书,留出了大量空间
此外,“一条”的展位也颇有特点,展柜比书多。据悉,这次他们共带来80种书籍,除了主推书外,每种只带了3本样书,观众可以在店内翻阅参观,在线上下单。“我们想做线上线下打通的新零售,书展仅展示图书,场外发货直接送到家,改变大量图书堆积的传统销售方式。”一条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样既符合读者越来越在意阅读空间环境的新需求,又符合越来越多读者架上选书、网上买书的新习惯,可能成为书展转型的一种方向。今年,这样的新模式将再次出现在书展,再也不用带着大量的书来到现场,提高体验质量,书展正见证着图书销售模式的变迁。
最火的是文创产品
根据首日现场的人流量来看,当天最火的是文创产品。一批可以自由组合姓名、印章的金属“活字”成为很多书店的标配。这种金属“活字”是对传统文化的新开发,想必一千年前发明活字印刷的北宋布衣毕昇,肯定没有想到他的发明竟然在今天被追捧。
这周,结伴而来的读者兴致盎然地选书购书,黄浦江畔已汇书成“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