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黄建明,在小东门街道出生,在小东门街道长大,成家、立业、退休,是土生土长的“老城厢人”。去年,因为动迁,黄建明搬到了徐汇长桥。尽管老邻居们各奔东西,但有一个契机又让他们重聚:做垃圾分类志愿者。
在小东门街道,像这样已搬迁的“归巢”志愿者共有七八个。居民们被志愿者的热情与认真感染,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日益顺畅,湿垃圾从6月的每天区区六七桶上升到7月的69桶,分类实效明显。
黄建明搬离小东门街道后,仍每天坚持回来做志愿者。
志愿者凌晨5点出门晚上10点到家
黄建明在丰记码头街生活了75年,退休后经常担任居委的各种志愿者工作。
去年10月,黄建明的家拆迁,他搬到了15公里之外的徐汇长桥。今年上半年,听说上海要搞垃圾分类,小东门需要志愿者引导,黄建明主动请缨。
“街道起初有顾虑,说我那么大岁数了,家住得又远,怕我身体吃不消。”黄建明拍着胸脯说,“以前住小东门时,我每天凌晨四点起床,沿着黄浦江晨跑到卢浦大桥,再折返,这样往复两次。我的身体可以!”
就这样,黄建明当上了垃圾分类志愿者。几乎每天,他都会在凌晨4点起床早锻炼,5点出发,换乘2部公交车,赶在7点之前抵达小东门街道浦江公寓的垃圾厢房。垃圾厢房的开放时间是早、晚7点至9点。“早班”结束后,黄建明会去居委会坐一会儿,或者约上老友聚聚。“晚班”结束后,黄建明再坐车回去,到家超过夜里10点。
“7月初,居民还分不清干湿垃圾,甚至把各种垃圾混装在一个塑料袋里。”黄建明和志愿者会当着居民的面,把垃圾分拣好。几次下来,居民们会觉得难为情,自觉做好分类。
其他志愿者平均每周轮三到五次岗,但黄建明却天天都来。“也许有人不理解,但小东门永远是我的家,我希望家里干干净净的。”黄建明说。
居民在志愿者协助下,垃圾分类。
百年老城厢分类显成效,湿垃圾量翻10倍
小东门街道东临黄浦江,南靠世博浦西片区,西靠豫园老城厢,北靠外滩金融集聚带,是具有700多年历史的上海老城厢发源地之一,共16个居委,其中14个存在二级旧里。
二级旧里原本有许多零散的垃圾桶,短短百米弄堂内就有四五处垃圾桶,既影响环境,又不利于管理。为此,街道投入近50万元,为老城厢量身定做了43个符合老城厢实际、反映老城厢文化的临时垃圾投放点厢房,并在有条件的垃圾厢房旁边设置洗手池、镜子、休息椅。
在充分宣传、征询意见的基础上,街道把垃圾投放点从原来的120余处缩减到61处,湿垃圾从6月下旬的每天六七桶逐日上升到69桶,分类实效明显。
街道为老城厢量度身定制的临时垃圾投放点厢房。
记者在小东门街道多稼居民区看到,这里正处于“南浦地块”征收收尾阶段。除了浦江公寓商品房小区外,老城厢居民已在4月18日全部搬离。“浦江公寓共有122户200多口人,原本在地库设有8个垃圾桶,小区门口还有一个。现已完成撤桶,唯一的指定投放点位于垃圾厢房。”小东门街道多稼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邵林介绍。
垃圾分类任重道远,难免存在部分投放点位垃圾分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昨天公布的各街镇的生活垃圾分类综合测评结果中,小东门街道等级为“中”。对此,邵林表示:“小东门街道有一部分靠近城隍庙,属于开放区域,管理有困难,我们会再接再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