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9日,对于普陀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的探长陶寅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22年前,也就是1997年,陶寅还是一个刚参加公安工作的社区民警,那一年的10月,他遇到了从警以来第一起命案,遗憾的是,尽管付出了很多努力,这起案件始终没有侦破。
直到今年,已经是老侦查员的陶寅接到了一通来自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电话。
听到这个消息,陶寅难掩心中的兴奋。尽管已经干了25年警察,接手过数不清的刑事案件,但是,这起尚未侦破的命案,却在陶寅的记忆里留下了最深刻的烙印。
二十二年前的那起命案......
1997年10月14日上午8点,普陀区万灯路万里小区的在建筑工地上发生了一起命案。早上刚开工,一名工人就在一片小水塘里,发现了满脸是血的被害人李洪顺。
随后,侦查员对现场进行了勘查:被害人倒在一片小水塘里,头面部有大量血迹,身边有一个头盔。距离他一米多的地方,停着一辆红色的摩托车,车上还有一个头盔。
据此,警方基本确定,被害人李洪顺应该是一名“摩的”司机。
这片工地原本是一片农宅,因为要盖新小区,原先的农宅都拆迁了,所以,案发现场与其说是工地,不如说是一片废墟。正因如此,现场勘查工作进行得尤为困难。
杂乱、泥泞、满是垃圾,提取各类痕迹物证都非常困难。但是,在纷繁复杂的现场上,一只纸袋引起了技术员周三宝的注意。
那是一只香烟的礼品袋,袋子里面有一包烟。据周三宝介绍,当时在中心现场发现了很多东西,但经过一一排除后,唯独这只袋子被保留下来。
除此之外,现场的两个摩托车头盔,也是技术员勘查的重点。在其中那个乘客用的头盔上,技术员提取到了很多指纹。在对所有指纹进行人工比对的同时,各项侦查工作也在同时进行。
考虑到被害人是“摩的”司机这个身份,参与案件侦办工作的侦查员心里都清楚,接下来的工作可能会遭遇很多难题。
于是,当年的排查工作就从最近的几个“摩的”司机聚点开始。
很快,民警打听到了附近有江西籍“摩的”司机的聚点,接着,他们找到了被害人李洪顺的老乡。
据这名目击者反映,两名可疑男子出现的时间,大约是晚上八点多,但是因为当时已经天黑,所以,目击者并没有看清楚他俩的体貌特征。
综合各方面信息,警方推断,这两名男子极有可能就是凶手。
那个年代,一辆自行车,一支笔,一本笔记本,就是陶寅和同事们进行走访调查的全部工具。
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案件的侦破终于有了进展。
技术员从香烟的塑料包装上提取到的指纹,与头盔上提取到的一枚残破的指纹相互吻合。
而那只袋子也为警方筛选凶手提供了依据。
它是云海牌香烟的礼品袋,这个品牌的香烟产地在安徽芜湖,发售区域也仅限于安徽芜湖和池州。
也就是说,这个品牌的香烟对于上海来说是一件“外来物”。但是,已经发售的1500个纸袋,究竟辗转到了什么地方?又有哪些人买过这个牌子的香烟?对于警方来说,调查工作无异于大海捞针。
命案发生后,摆在警方面前的是很多条路,每条路,他们都穷尽了各种方法,最后还是没能走下去,这个过程既漫长又痛苦。
今年4月,普陀这起“摩的”司机遇害案的侦办工作出现了一丝曙光,当年凶手遗留在现场的指纹与一个名叫杜国欣的河南籍男子,信息认定一致!
从24岁的年轻社区民警变成了46岁经验丰富的侦查员,这场会面,陶寅已经等待了整整22年。
今年5月1日,犯罪嫌疑人杜国欣在河南新野老家落网,几天后,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杜有梁在四川成都被警方抓获。
经过比对,杜有梁的指纹与当年头盔上发现的另一枚指纹相吻合。至此,这起发生在22年前的命案终于成功告破!
杀人原因竟是没钱回家?
1997年,杜国欣和杜有梁一起从河南新野老家来到上海打工,刚来没几天,他们就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此时,两人合谋抢点钱作为回家的路费,并且,盯上了做“摩的”生意的李洪顺。
据犯罪嫌疑人杜国欣交代,他们一共抢了几百元现金,逃离现场时,被害人还有生命迹象。
这一点,与法医的尸检结论相一致:被害人死于颅脑损伤,但的确不是立刻死亡的。正因如此,在杜国欣看来,自己犯下的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在杜国欣彻底交代犯罪事实的同时,杜有梁却完全予以了否认。
在充分的证据面前,尽管杜国欣一直试图为自己的犯罪行为开脱,尽管杜有梁拒绝交代自己的罪行,但他们都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