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发生在上海的生活垃圾分类故事,都要先从艰难地撤桶讲起。可位于奉贤区西渡街道的北新村恰恰相反。垃圾分类在当地实施一年有余,直到一个月前,全村才撤掉818只户外垃圾桶。不同于城市社区撤桶初期的“斗争”激烈,农村宅基上的垃圾桶一夜消失,不但没有引发争议,反倒让不少老百姓拍手称赞。甚至有村民说,他们现在已经不需要门口的垃圾桶了。
保洁员专设“奖励金”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奉贤区最北端的北新村一探究竟。只见18个村组818户村民家门口原先摆放的垃圾桶一个都瞧不见了,就剩下各村组道口处,分别放置的4个大型分类垃圾箱。随意打开一瞧,里面分得清清楚楚:菜叶、树叶、秸秆出现在湿垃圾桶;塑料袋包裹的牛奶盒、卫生纸出现在了干垃圾桶。村里的保洁队长薛祖根说,这都是老百姓自己扔过来的,“没有志愿者值守”。
之所以北新村的垃圾分类看起来“毫不费力”,缘于此前历经两年的“摸着石头过河”。两年前,北新村党总支书记金勤明在台湾亲眼目睹了当地农村的垃圾分类后,一回来就把家家户户摆在门前形状不一的垃圾桶,统一换成了干湿两分类的标准桶,还专门把这些桶用小篱笆固定在了老百姓家门口。“我们让老百姓先把干、湿两种分好,并向街道环卫所专门申请,北新村的垃圾要分干湿两辆车来收运,让老百姓看在眼里,愿意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初衷是好的,可操作起来远比想象困难。僵局一直持续了近半年——门口的干湿桶形同虚设,老百姓还是一股脑地往里扔。直到去年初,村里想出一个办法:给村组保洁员“加工资”。北新村原本有一支18位村民组成的保洁员队伍,他们承担了河道卫生、村庄环境卫生管理以及收运村民生活垃圾的职责。过去,每个人干的活儿差不多,拿的钱也差不多。为了推进垃圾分类,村里给保洁员专门设立“奖励金”。如果分类情况好,就给相应的保洁员记一分;分得不好,奖励金自然也就与之无缘了。
做游戏培养分类意识
负责14组、15组垃圾收运的村民吴连忠说,以前上门收垃圾,兜一圈下来1个小时干完了。自从要求分类,3个小时也弄不完。原因是村民分不好,保洁员就得亲自下手,好不容易把干、湿两桶弄清楚,半天的时间过去了。
两三个月后,垃圾分类的意识果然传导至家家户户。原来,保洁员们为了减轻工作负担,会主动在垃圾收运时,家家户户上门宣传分类、手把手教分类。分不好的,当场帮对方把垃圾重新分拣。吴连忠说,现在每天收运工作2个小时就能完成,送到处理站检查,正确率也基本在90%左右。
村民愿意主动分类,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要做的,是进一步提升分类的正确率和可持续性。北新村又出了两个点子:一个办法是做游戏。村干部把几十种常见的生活垃圾打印在纸板上,拎着4个桶和一些小奖品带到宅基上,各家各户的代表到现场“PK”,看谁分类最准确。这样的“比赛”在村里上演了十几轮,绝大多数村民都拿到了奖品,这也意味着他们通过了垃圾正确分类的“考核”。
另一个则专门“对付”村委会。每天,轮值干部要敲开村委会各个办公室的门,看看大家的垃圾是否投放准确。做得好与不好,就直接以笑脸和哭脸的形式呈现在公示板上。北新村村委会主任朱伟英说,“监督干部不是目的,要让老百姓看到,在垃圾分类的问题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如今,北新村在西渡街道的垃圾分类情况考评中,多次排在前列。北新村也因为少了那800多只垃圾桶,环境更加整洁。有村民说,“没了垃圾桶,我们反倒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