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哪类人群的垃圾分类意识最强?
报告显示,上海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突出,其中,小学生分类意识最强。此外,湿垃圾破袋工作等还需加强,46.9%的市民能准确地做到圾破袋入桶,年龄越大,这方面的践行率越高。
6月28日,上海市质量协会公布垃圾分类调查报告。本次调查通过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在全市收集有效问卷共计3000份。调查对象覆盖全市16个区,市民年龄层覆盖18-70周岁。
调查认为,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厚积薄发,通过整理上海1995年开始至今的垃圾分类事件历程可以发现,上海通过多年的试点、推广、调整和实施阶段,积累了丰富的施行经验,为《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正式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可以看出。2014年《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为地方政府规章,201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垃圾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为地方工作文件,2018年《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为地方规范性文件,至2019年《条例》升级为省级地方性法规,代表上海市政府对该条例执行的决心和态度。
调查反映,上海市民对法规的支持率为96.6%,知晓率高为98.7%。其中:81.1%的受访者会在投递干垃圾时,沥干水分;79.1%的受访者会在投放立体包装物时,清空里面的东西,压扁后投放;82.7%的受访者在投放废荧光灯管、节能灯时,连带包装或包裹后投放;
与此同时,上海自2018年来兴起了面向全市少儿开展的垃圾分类专题培训和实践工作,学校已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宣传阵地。
调查显示,在有孩子的家庭中,91.9%的家长反馈家里的孩子有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意识。尤其以4-12岁年龄段的孩子对于此项工作的意识最强。其中,幼儿园分类意识高达84.4%,小学生92.4%,初中生达84.8%。
同时,46.9%的市民能准确地做到湿垃圾拆袋分开投放,48.1%市民是将装有湿垃圾的垃圾袋一同投放到湿垃圾收集桶。通过数据还可以看出,年龄越大,在这方面的践行率越高。
此外,一次性纸杯使用率仍高,不使用的仅占31.0%。
《条例》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带头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设备和设施,提高再生纸的使用比例,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内部办公场所不得使用一次性杯具”。但是调查显示,仅由31.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单位不使用一次性纸杯,其中以工厂/车间、医院和政府机关、行政办事场所位列前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