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海海关对外公布了一年来打击毒品走私工作整体情况。记者获悉,上海海关一年来累计查获走私毒品案件32起,其中今年上半年立案侦办走私毒品案件21起,同比增加1.3倍。
图为上海海关查扣的西泮类药物,俗称“蓝精灵”。
日本代购“蓝精灵”后邮递走私回国
在上海海关今天发布的10起打击毒品走私案例中,新精神药品“蓝精灵”系列案最为典型。
2019年2月15日,上海海关隶属邮局海关关员在对特快进境邮件进行监管时,发现一件日本寄往上海的可疑包裹。进境包裹申报名称为维生素,经查验及鉴定,发现包裹内装的实际上是氟硝西泮药片,共100片。上海海关联合收件人所在地的公安局,采取控制下交付的方式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捕。
“涉案的西泮类药物俗称‘蓝精灵’,正常服用为治疗失眠的药物,兑酒服用则会产生亢奋效果。这种药物在我国属于列名管制的精神药物,而在日本相对容易买到,由此诱发了这样一种新型走私犯罪。”据邮局海关办公室主任袁迥介绍,目前查获非法走私入境的新精神药物主要来自日本。
袁迥说,在海关今年查获的邮递渠道走私新精神药物案件中,不法分子会亲自前往日本,向中国籍旅日留学生和打工人员收购依处方开取的新精神类药品,通过邮递方式寄回上海,本人则另搭乘飞机回沪收取邮包,实现人货分离,逃避海关监管。
发现这样一种新型走私模式后,上海海关立即采取措施,将日本入境邮包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对通过邮递渠道从日本进境的药品更是一一开箱检查。据悉,今年以来,上海海关在寄自日本的国际邮包中,连续查获此类案件17起,缴获氟硝西泮共计304克。
图为海关关员展示查扣的藏毒包裹样品。
美加、日本成进境毒品主要来源地
“‘蓝精灵’案也反映出当下上海口岸毒情形势的一些新特点。”据上海海关缉私局副局长李清介绍说,最为明显的特点反映在走私渠道上,当前,不法分子越来越多地采用“两头不见人”、隐蔽性更强的邮递渠道来走私毒品。一年间,上海海关在邮递渠道查获走私毒品案件31起,占毒品案件总数的96.88%,另外1起来自旅检渠道,货运渠道和快件渠道未有查获。
在走私毒品的类型上,“蓝精灵”等新精神类药品、新型毒品占了大头。李清介绍说,上海海关查获的走私新精神类药品案件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2017年和2018年分别查获3起和11起,2019年上半年已查获17起,占今年查获案件数量的80.95%。
据统计,一年来,上海海关合计缴获新精神类药品412克,主要为氟硝西泮、唑吡坦、三唑仑等。查获传统毒品走私案件10起,缴获可卡因、大麻等,合计3763克。
与此同时,进境毒品主要来源地向部分发达国家转移。除上文所述的日本”蓝精灵“外,源自美加的大麻类毒品也渐渐从单纯的大麻叶、大麻花演化为大麻烟油、大麻食品等新走私模式。
混入酒中、藏进鞋底 毒品藏匿手法千变万化
“毒品走私案件特点最大的‘不变’,就是伪装手法的千变万化。”李清介绍说,近年来海关查获的毒品走私案件中,有的将摇头丸制成“机器猫”等卡通形状的“糖果”,有的将k粉、摇头丸等成分混入酒中,有的将新精神类药物伪报成维生素、钙片等常规保健品瞒报入境,企图混淆视听。同时,走私分子还会精心挑选带毒人员和走私路线。
本月初,上海海关在一名自埃塞俄比亚飞抵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非洲籍旅客穿着的拖鞋底部夹层里查获可卡因609.75克,此人自称来中国采购小商品,企图以开展商贸活动名义掩盖藏毒行径。
图为海关关员展示查扣的走私包裹,走私分子将毒品藏入药片内企图运送出境。
1年间累计查获走私毒品案32起
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前毒品走私的高发态势,全面加强上海口岸的禁毒工作,上海海关先后开展了打击跨国航空渠道毒品走私、打击新精神活性物质走私等一系列缉毒专项行动,有效遏制重点渠道毒品走私势头。
在查毒手段上,上海海关在旅检、邮递、快件渠道分别摸索总结了“高风险旅客筛选法”,“四高层进工作法”、“嵌入式风险监控T次分析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并在重点缉毒口岸相继配备了大型集装箱查验设备、人体X光机、行李X光机、毒品检测探测设备等查毒装备,发挥视频实时监控系统、托运行李检查系统、快件物流辅助系统的作用,提升一线关员的查毒综合能力,显著提升了查获比率。
据介绍,上海海关一年来累计查获走私毒品案件32起,缴获各类毒品及易制毒物品共计4174克。其中今年上半年立案侦办走私毒品案件21起,同比增加1.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