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昨天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开放,40名观众通过微信平台报名来到现场,近距离了解6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些流传数代的文物修复技艺“勾起”观众强烈好奇。
目前,上海博物馆共拥有6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古陶瓷修复技艺”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青铜器修复技艺”于2015年被列入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古代家具修复技艺”、“古籍修复技艺”和“珂罗版书画复制技艺”于2018年被列入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可鉴别修复”将成未来修复方向
记者跟随观众走近器物修复研究室,这里主要是“古陶瓷”和“青铜器”的修复。天花板上装着一排医用无影灯,桌上还有医用的放大镜、牙科工具、喷枪等,文物修复师就是用这些工具给文物做诊断和医治的。
上博古陶瓷修复技艺已传承四代
虽然陶瓷修复在全国各大博物馆都有,但要论做得精,上海是首块牌子。陶瓷修复精到什么程度?修复师拿出一个修复好的“碗”,与修复前有裂纹的照片对比,如果不说,完全看不出它“肚子”上曾有一圈明显的“接胎”痕迹。
在场的观众惊呼:“哇,完全看不出来。”据介绍,像这样的瓷器修复,先要把接胎的地方补全,打磨平整,再铺上白色底色,然后绘画,之后还会做一个仿釉层。全套做下来,放在陈列柜里,公众根本看不出这件瓷瓶曾发生了什么。
上博古陶瓷修复鼻祖饶鸿发先生在这方面的成就可谓登峰造极,其技艺至今已传承四代,历代工作者修复的陶瓷文物数以千计。目前上博古陶瓷修复团队有成员4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