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当200名中学生在龙华碑苑站得整整齐齐,朗诵这首著名的《狱中诗》时,诗中透着的崇高气节与孩童稚嫩的声音融在一起,震撼人心。今天下午,“致敬英雄”系列主题活动在龙华烈士陵园举行,包括艺术快闪、千人祭扫仪式、上海市第三届清明草地诗歌会、英雄诗篇诵读等内容。
清明时节祭奠英烈是传统。800名中小学生以艺术快闪的形式拼出“致敬英雄”四个大字,恢弘的场面彰显“致敬英雄”的主题,拉开了整场活动的序幕。各界领导、军地代表、烈属、上海红色场馆负责人、上海市各烈士纪念设施、共建单位代表及上海市中小学生代表超过一千余人参与此次主题活动。
之后草地诗歌会以擒敌拳与军歌相结合的表演为序曲,分为“建国”“卫国”“爱国”三个篇章,以著名艺术家朗诵、集体朗诵为主,穿插红歌联唱、学生艺术团体合唱、情景剧等多样的艺术形式,回顾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重温红色革命经典历史。
碑苑诵读活动与草地诗歌会同步举行。诵读活动在陵园东西轴线东段的龙华碑苑内进行,碑苑内散落的数以百计的碑石镌刻着近百首与上海革命先烈有关的诗文。学生们还诵读了恽代英的《狱中诗》“浪迹江湖数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拚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他主编了《中国青年》,培养、引导、影响了一代热血青年。1924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与毛泽东一起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1930年在上海任中共沪东区委书记时被捕,被关押在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后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龙华烈士纪念馆讲解员王依依告诉记者,监狱里的生活极其恶劣,连发霉的米饭都吃不饱,里面还掺杂着石子、砂子、虫子;开水也不够喝,常常见不到阳光,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为了改善狱中生活,反抗虐待,恽代英组织难友们开展斗争。
他经常对难友进行革命气节教育,他说:“对一个革命者来讲,战场固然是考验,而监狱也是一个特殊的战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在这个特殊战场上,在生死面前,要经受得起严峻的考验。”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了一本解释党的“十大纲领”的工人读本。他还写下了这样一首气吞山河的《狱中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