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多语研讨会照片 上外附中供图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有关机器翻译是否会取代人工翻译的讨论就未曾停歇,更有人提出,是否还又必要花大力气学外语?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却有这样一群中学生,不仅对外语学习充满热情,还同时主修两门外语。
从2007年起,上外附中率先启动中学生同时学习两门外语的实验。全国首届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教育教学研讨会昨天在该校召开,校长束定芳感叹,学习外语,不仅帮助学生长出探索世界的翅膀,更奇妙的是,反而促进了母语的学习。“我们有过统计,外语学得好的学生,语文成绩通常都很出色。”束定芳说。
1+1+1>3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专家,束定芳介绍,最新的二语习得研究表明,学习外语使人变得更聪慧,因为一个人在已经掌握母语的情况下学习另外一种语言,他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母语进行对比;而在使用某一门语言时,他需要全力抑制其他的语言体系或成分的干扰。而这种经常的刺激和抑制是对大脑的一种锻炼。
束定芳介绍,在上外附中,双语班的学生从预备年级开始,除了英语之外,还分别从法语、德语、日语和俄语(或西班牙语)中选择一门二外进行学习,其余班级学生则可从上述语言以及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和葡萄牙语等语言中,根据兴趣选修。
“在母语和一门外语的基础上,学生掌握了第二门外语,其收益不仅仅是三门语言。这是1+1+1>3的效果。”束定芳介绍,第二外语的学习帮助学生扩大了知识面,获得了更多的世界历史、地理、政治、艺术方面的知识,提升了其他学科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得主、高二学生胡诗成同时主修英语和西班牙语。她坦言,当初学西班牙语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对日后的化学学习带来帮助——英语中有许多生化方面的专业词汇从拉丁语演变而来,相比英语,西语和拉丁语有更多相通之处,为他记忆单词帮了不少忙。“双语学习让我形成了严谨的思维,拥有了很好的收集信息、总结信息、掌握规律的能力。”胡诗成说。
束定芳说,在自己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始终记得一句保加利亚著名谚语,“你能讲多少种语言,就能经历多少次人生”,他也时常和同学们分享这句话。在上外附中,一个全新的“多语种博览与学习中心”也在设计建设之中,通过在线视频、微课等形式,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空间。
更能感受母语之美
“我们时常要面对学习母语和学习外语的争论,事实上,两者不应该是对立的,外语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母语的认识。”国家语委原副主任、教育部语信司原司长李宇明在研讨会上上强调,当机器翻译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外语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一种交流工具,更是要加强对人类认知、不同文化的包容。
对此,上外附中毕业生、曾先后摘得英语和日语全国演讲冠军的袁玥炜感触颇深。“语言学习带给我的是更广阔的视野感触颇深,和更多的思考、挑战和收获,我学会了接纳不同。”小袁感叹,得益于日语和英语间的种种反差,自己才能够更明确地感知两者各自的特点,感受不同语言微妙差异和魅力,甚至重新认识母语中文。“即使面对和我所处所思全然不同的人们,我也希望能用好外语,自信地讲出我的想法、介绍 我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我们的中国故事 ,尽所能去消除误会并赢得尊重与理解。”袁玥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