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市民王先生通过宝驾APP将自己的宝马五系爱车以每月一万元的价格短期出租。租期满后,该租客又续租了一个月,但让王先生始料未及的是,一个月后他等来的不是自己的爱车,而是租车公司通知他车辆已经失联的电话。
在得知车辆失联后,王先生曾联系租车公司,并在公司员工的陪同下根据车载GPS在江苏泰州找到过这辆车,可是让人不解的是,此时车子的实际控制人已经不是原来的租车人张某。
多次沟通无果后,王先生只得起诉租车人张某、车辆实际控制人葛某与租车公司。闵行法院一审判决租车人张某归还车辆并支付租金。但很快,张某与葛某连同王先生的车子再次失踪。
而更让王先生气愤的是,宝驾租车公司还将自己的账号给封停了,车辆GPS定位信息完全无法查询。
2017年2月,特勤员与后援律师陪同王先生来到宝驾上海分公司,希望公司能够继续协助王先生找回车辆,但工作人员却表示,由于权限等问题,他没有办法继续处理此事。
当事人车辆被他人非法占有,法院判决承租人归还车辆,而掌握车辆信息的租车平台却表示无法再继续协助王先生追回车辆,如今的局面,追回车辆似乎难上加难,难道通过平台出租车辆出了问题就只能消费者买单吗?
后援律师发现,王先生通过宝驾公司与张某签订的居间合同,可以说是一个霸王条款,因为平台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自己的法律责任,其APP车辆出租页面"风险告知书"中还明确指出了"不承保范围"。
随后,王先生向租车平台的北京总公司发去了诉求函,但总公司方面依然表示无法满足王先生的诉求。
和平台沟通无果,且车辆踪迹全无,无奈之下,王先生决定向警方报案。
今年初,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2018年1月22日,警方针对之前王先生的报案进行了初步调查后,决定立案侦查。
警方认为,张某租车并不是为了使用车辆,而是以此为幌子非法占有车辆,而且他如法炮制,多次实施类似犯罪行为,因此已经构成了诈骗罪。立案后仅两天时间,1月24日凌晨,办案民警经过两晚伏击,终于在浦东一处洗车行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归案。
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通过网络上的一些租车平台,向受害人租赁车辆,通常是以支付第一个月租金和第一个月押金的方式,将受害人的车辆租到手。租到手以后,转手就抵给自已的债主,或者是抵给一些专门收二手车的放高利贷的人。
据检察机关的调查统计,张某前后作案8起,从被害人处骗取车辆9辆,涉案金额超过一百万元。对此,后援律师提醒,借助平台出租车辆存在一定风险,出租人应当根据租赁合同慎重选择。
之后,警方派员赶赴犯罪嫌疑人张某的户籍地展开追赃行动,成功查扣三辆涉案车辆,其中就包括了王先生的那辆失踪两年多的宝马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