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人们一方面缅怀逝去的亲人,另一方面也对生命倍加珍惜。在上海,老年人的临终关怀疗护已经逐渐走上正轨。特别是社工队伍的介入,有效地提升了社区临终关怀的专业服务水平。“老有所养、老有善终”已成为每一个百姓的诉求。如何正确看待生命,让临终患者有尊严地离去,也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如何评估关怀质量?
据悉,上海从20年前就开始做安宁疗护,目前本市至少有80家医疗机构在开展临终关怀疗护,包括一些三甲医院。2012年,上海把“开展社区临终关怀服务”列入政府实事项目,此后,除了在医疗机构中提供安宁疗护,也发展了居家安宁服务。
晚期病人居家照护,照顾者的压力是最大的。他们面对的是亲人即将离世的痛苦,但又往往十分缺乏专业的照护知识,此时就需要专业医护人员去告知居家照顾者发生了什么、应该如何去处置,这样才能达到我们常说的生死两无憾。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程明明,近年来一直在做临终关怀方面的课题研究。她说,在微观上,我们仍然缺乏本土化的临床社会工作者评估工具,也缺少开展个案与小组工作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在中观层面,社区教育缺乏,对社区居民的死亡教育、生命教育、预立医嘱的大力宣传,将有利于大家更多地了解临终关怀,提升临终关怀理念的认同感。此外,如何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辐射到社区并延伸到家庭,探索社会工作者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也是未来需要着手做的事情。在宏观层面上,临终关怀是一个具有文化性的概念,无论是宗教信仰、临终风俗,还是中国人所讲求的孝道,都会影响患者和家属在面对临终时的决定。因此,探索不同地域文化的临终关怀模式,也应当是当下社会必须考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床联动”如何实现?
可以说,上海的临终关怀工作有的已经做得非常有经验了。但也有专家表示,目前的舒缓疗护也存在很多问题与坎坷,比如,需求量与床位设置之间的差距问题;又比如,从事临终舒缓疗护的医护人员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大、人员流动多、专业人才紧缺、社工和志愿者获得政策资源支持的力度不够大等问题。
程明明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扩大临终关怀受益面,从末期肿瘤患者,扩大到其他疾病的临终患者。此外,临终关怀团队自身的人文关怀素养,也会影响他们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服务的质量,因此有必要不断提升临终关怀团队的整体专业素养。“临终是每个生命都必将经历的过程,无论患者还是家属都不希望它只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更希望是一段有准备、有质量、充满爱的归程。”
还有专家提出,在目前已经形成的医院、养老院和家庭“三床联动”模式的基础上,同时在不同等级医院之间增设一个“转介链”,并探索社工能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从而让那些真正需要临终关怀的患者能够通过这条链回归到社区、回归到家庭,带着尊严和爱离开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