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三体》靠沉浸感吸引观众
本报讯(记者 牛春梅)12月22日、23日,3D多媒体舞台剧《三体》的收官演出将在北京上演,因为演出票早早售罄,主办方还追加了一场演出。昨天,该剧导演刘方祺与众多来自各行业的专家从《三体》舞台剧的火爆展开了讨论。
将一部天马行空的科幻作品搬上舞台,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刘方祺介绍,在舞台剧制作方面,《三体》结合3D Mapping、纱幕成像、视听特效、虚拟现实元素、无人机等前沿酷炫黑科技,进行了一种视觉体验设计。
《三体》中有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三体游戏,三体游戏描摹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文明,这些文明进行碰撞,这个庞大的系统在运算三体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三星连珠的宇宙奇像,导致引力消失,世间万物都向上升腾。这样的场面在电影里可以通过庞大的电脑计算来呈现,而在舞台剧中,这一场面仅仅依靠一块屏幕根本无法独立完成。不过,《三体》舞台剧中的这一场面则在270度的范围内呈现,有5至6个成像点,涵盖整个剧院,让观众产生了仿佛置身宇宙的真实体验。
此外,原作中纳米丝切割船体也是非常独特的场景,舞台剧中的特效则是通过制造真实的光束,在观众席切割来实现的,这种独一无二的体感体验是影视无法替代的。“运用高科技营造的沉浸感是这部剧的特点。”刘方祺认为,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电影制作越来越精良的当下,舞台只有依靠现场感来维持它的生命,“观众和演员呼吸同一种空气,这一点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代替的。”
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影评人严蓬认为,《三体》舞台剧做了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一种开拓,“上世纪80年代是科幻的高潮,科幻形式多样化,甚至还有科幻相声,现在反而变得狭窄了,但舞台剧就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尝试。其实国外也有科幻舞台剧,甚至能够提供比影视更广阔的体验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