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车棚内停车需用身份证、户口簿或租房证明办理门禁卡
晚上11点30分,结束了当天的工作,在一家商务楼任保安的市民居先生熟练地刷卡开门,将助动车推进了小区的停车棚。和一般的停车棚有专人看管不同,居先生家的停车棚全程无人看管,安全指数却高达五颗星。因为车棚进入一人一卡,安装的安全卫士系统还对接到了居委干部的手机上,一旦车棚内有异常情况出现,将会通过平台第一时间发送预警信息。
像这样无人看管的智能车棚在居先生家附近还有37个,这些小区几乎都是无物业管理的小区,为了进一步满足居民的安全停车需求且杜绝传统管理方式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天山路街道想出了用“技防+物防”的智能化管理方式来进行替代与升级。
用车棚得办门禁卡
锅碗瓢盆、纸箱遍地、被褥铺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一些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非机动车停车棚常常会逐渐成为车棚管理者的“家”。时间一长,甚至会拖家带口住进来。
古北路433号车棚也曾经是这样的状况,车棚管理员将车棚的一半“建”成了自己的房子,厨卫设施一应俱全,居住着他的一家三代。因为车棚被占去了不少,反而使得居民们正常的停车需求无法满足。甚至,管理员将车棚当作自家生意来“经营”,随意开放随意收费,还优先给外卖骑手们充电。
“这些人对停车费用价格没居民们那么敏感,多的收60元/月,少的收30元/月。”居民们告诉记者,他们也曾找过居委会出面协调,但好了一阵子,又回到老样子。不仅如此,管理员的一家生活都在车棚内解决,大家也觉得很不安全。
不过,如今的433号车棚可是换了新模样。记者在现场看到,车棚内部整修一新,百平米的空间内安装了2个高清摄像头,24小时监控,居民们的自行车、非机动车都停得整整齐齐,所有进出都通过实名制的门禁系统来实现。
而在门口,还设置了5个助动车充电位,居民们只要投币就可以实现充电。“以前住得高的居民从家里甩一个接线板到楼下来充电,我们叫它‘钓鱼式’充电,既不安全又费事,现在可是方便多了。”
居民只要凭身份证、户口簿或者有效租房证明,到居委会可以办理门禁卡,同时居委会会给每辆车发放自制的身份卡,方便居民们进出和志愿者的管理。
所收费用半年公布一次
“车棚管理靠大家、一车一卡办手续……”,虽然停车棚不需要专人看管,但停车棚内还有消防等设施设备需要定期维护与巡查,为了让车棚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居民们为此充分沟通与讨论,形成了56字的车棚自治公约。
433号楼组长孙桂花告诉记者,居民们十分满意这次对车棚的升级改造,因此推选出了14名居民、党员志愿者承担日常维护任务。车棚运行中产生的电费与维护费用都从停车费用内出,自行车7元/月、助动车15元/月,所收费用都由专人专项负责,将每半年向居民公示一次,得到了居民们的普遍认可。
无人管理真的能让居民们的车辆更加安全吗?仙霞居委会治保主任张悦琦拿出了自己的手机,点开了管理系统界面。原来,通过系统的设置,可以按照温感、烟雾、气体等不同元素来进行敏感度设置,一旦现场情况达到预先设定的数值,后台会自动发送预警信息给管理者。“不仅手机上可以操作,未来我们还会将摄像头接入到街道的网格管理系统,通过技术来提升安全指数。”
未来该管理模式或普及
仙霞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宪民告诉记者,居民区共有1800余户居民,半数以上为建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售后公房,有大量的非机动车辆停放需求。但一些老旧小区的自行车棚,易燃杂物的堆积、居民电瓶车不当充电、留宿车棚的管理员生活做饭等……都是消防安全的隐患。
因此,作为天山路街道的试点小区之一,古北路433号引入了智能化无人看管车棚的管理模式。而在古北路433号、延安西路2055弄6号车棚等5处试点的基础上,天山路街道实现了辖区内38个无物业管理小区的智能车棚全覆盖。在保障居民非机动车安全停放的同时,也让传统管理方式所带来的种种安全隐患得以破解。
事实上,这样的现实问题在很多老旧小区都有存在,因此,这段日子以来,不断有其他社区前来取经。未来,说不定这样的智能化车棚管理模式会得到进一步的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