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6万条数据,来自全校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各大职能系统打通信息烟囱、连接信息孤岛,只为做这么一件大事——精确计算在校生的人均耗费成本。
12日,原上海大学总经济师张平伟在上海电力学院接入他们团队开创的大数据库,向各地来沪的数十所高校总会计师、财务部门负责人等进行现场可视化演示:作为沪上在校生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上大如何精准测得生均成本。
而且今年,接受教育系统委托,这套系统正推而广之,进一步测算申城10所地方高校各大学科的生均成本孰高孰低。其中,一些结果大大出乎这些高校财会“老法师”的意料。
生均成本大数据库实现可视化。徐瑞哲摄
理学院生均成本超过5万元
生均成本,这道综合数学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过精细的成本核算。其原因之一,是每个大学生涉及的教育资源投入非常复杂多元,至少包括教师薪资、教学设备、教育用房、图书学杂、能源耗费等等等等。张平伟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海外教育发达国家的名校,做这件事往往投入数百人团队,而他们目前团队人数也有几十人之多,这样才能将一校的百万级别海量数据进行采集、梳理、挖掘与分析。
对于一所拥有2600多名专任教师、数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综合性高校,张平伟他们的数据细化到每个学生上了什么课、做了什么实验、什么老师任课等,因此上大生均成本因不同院系而各异。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在上大,生均成本最高的学科大类是理科,理学院生均成本超过5万元,大大高于平均不到4万元的生均成本。对于这样的客观结果,张平伟认为,现代理科的教育教学成本已不同于往昔,数学、力学等传统理科也面向应用发展,比如引入超级计算机、风洞等设施,人才培养成本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上大生均成本最低的学科是法学,其他9校综合下来,生均成本最低的也是法学。在上大,法学生均成本甚至比人文学科更低。对此,张平伟解释认为,这主要是“生师比”造成的差异。也就是说,法学学生与教师的比例可能不如其他学科,比如每20个甚至更多的学生才配有1个教师,那么平均每个学生的师资成本就比较低了。
十校平均生师比在20:1左右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从总体上看,沪上上大、工程大、中医大、上海师大、上理工、应技大、电力、上音、上戏、健康医学院等10校,平均生师比为20:1左右,每名教师带教的学生数多则30多个,少则不到7个,比如艺术类院校。张平伟表示,生师比是生均成本的重要构成要素和考察因素,根据高校不同类型和校情需要,生师比也存在科学与合理的问题。
生均成本背后,揭示了高校资金投入产出及其绩效评价的重要性。上海电力学院总会计师张川教授在主持高校管理会计研讨时表示,企业的产品讲成本、讲利润,高校则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尽管目的性不同,但高校也要讲究成本意识、讲究成本管理,进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在国家‘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的背景下,高校投入与产出应当进一步提质增效。”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之一,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也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表示,自2012年左右起,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连续多年超过4%,“钱有保障后,更要用好钱。”过去,国内高校办事与用钱还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如今“放、管、服”之下,“上面万根针、下面万条线”的时代结束了,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强了,更需要高校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把办事和用钱真正统筹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