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是垃圾处理的三大原则,但知道的人并不多,如果换个生动形象的“说法”,或许更能让人印象深刻。
10月27日,沪上首座以生活垃圾为主题的科普馆揭开面纱,其设计、建造的方式和布展的理念,均诠释了“再生”这一主题,几乎一半以上的建造原料都取材自废弃物。
首先,整座场馆就是最大规模的废物利用,坐落于老港综合固废利用基地内的一大一小两间机修车间,避免了被拆除的命运,通过加固、改造,蜕变为生活垃圾科普馆的一主一副两大展厅。除了两大展厅之间用于连接的连廊是新建的以外,原先老建筑的主体结构几乎没有改动,就这样腾出了近2000平方米的“绿色空间”。
图片说明:机修车间改造前后对比
除了主体结构得到保留,原本老建筑内的物品也本着物尽其用的理念,能重复利用的都被利用了起来。例如,场馆外铺就的约5万块生态透水砖,原料来源之一就是旧房拆除后准备丢弃掉的瓦砾砖块,通过筛选粉碎后制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进而添加混合胶剂、水泥以及工业固体废料等,经过高温烧制而成。
图片说明:科普馆内展出的各种利用再生资源制造的产品
图片说明:即使是用来科普的教具,里面装的也是清洗过的生活垃圾,图为参观者费力地提起一罐废玻璃,一侧的数据显示:这种垃圾降解要花上一两百万年,让人印象深刻
进入场馆内,抬头可见的艺术吊灯则是使用回收塑料瓶制成;门厅背景墙的一尊绿色山水概念雕塑,是利用回收金属板做成;展厅内使用的装饰木板及基层板,约有50%是用回收再生材料制作而成;展厅内的用电是标准的清洁能源,全部来自屋顶的28块太阳能光伏发电板。
图片说明:科普馆内的展示平台,上图输入生活垃圾的产生地,就会自动生成一条规范的处置路径;下图显示了上海现有的各类生活垃圾处置场所,这两个平台用的都是太阳能发的电
穿过主展厅,经过连廊进入副展厅,一棵棵拔地而起的“灯树”引人注目。仔细一看,可以发现它们其实是原本机修车间内的PVC排水管,经过清洗、修整后,插上其他地方旧房拆除后回收的一些材料制成。通电后,星光熠熠的“灯树”充满美感,却也在时刻提醒观众资源循环利用的无限可能,以及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图片说明:“灯树”
“在展厅的设计、建造中,我们充分借鉴了上海世博会的宝贵经验。”上海市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上海世博会中,各类绿色节能的场馆曾令人大开眼界。比如,芬兰馆的“鱼鳞外墙”采用了一种新型材料,以标签纸和塑料的边角余料为主要原料,表面坚硬耐磨,水分含量低,自重轻,不褪色,该场馆内还用到了太阳能为展馆制冷等设备提供电力;加拿大馆的外立面铺设有红杉木板,为加拿大特产,全部产自魁北克市,这种材料不易受侵蚀,在潮湿的展区也不用担心发霉变质,还具备了良好的保暖和隔音效果,上海世博会结束后,这些木板被制成了其他装潢材料和家具。
图片说明:芬兰馆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说明:加拿大馆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