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程茵80后,曾经受到资助、现在上海交大从事资助的高校辅导员
如果当年我享受的是现在实行的国家及地方助学贷款新政,或许,我能够在读研时就出国进行科研访问,或许我能够全心投入研究,早早拿到博士学位。这一切,尽管于我而言已成假设,但对于我的学弟学妹们,却是一条可以实现的发展路径
站在2017,回顾与资助最初结缘的那七年,我收获了太多,不只是金钱的帮助,还有因此而给我带来的平静和踏实。而那小小的还款压力,也鞭策自己不要懈怠,要坚持努力……
作为一名知青子女,还记得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之初,父母所在的外地纺织厂倒闭,双双下岗,家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幸运的是,那一年,国家首次实行了国家助学贷款。于是,我以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成为第一批受益者之一。
解决了学费问题,大学四年期间我从未感受到太大的经济压力,平静快乐地享受着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本科期间,凭借着不俗的学业表现,又再次幸运地成为国家奖学金政策的受益者,并获得了直升研究生的资格。
其实,当时在选择是否攻读研究生时,我曾有过犹豫:一方面,是继续深造的渴望;而另一方面,是挑起家庭重担、照顾父母的责任。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这十多年间的不断优化。当时,国家助学贷款并没有申请延长还款期限的政策,这意味着,我需要边读研究生边还款,这让我有些犹豫不决。后来,在父母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下,我还是“自私”了一回,选择了继续攻读学位。
读研期间,通过从事学校里的“三助”工作,我不仅自给自足,基本做到了按时还款。再后来,研究生毕业时,我选择了留校担任辅导员。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我想还是对上海交大的感情,舍不得离开。如今,我已是200余人学生团队的指导教师、部门主要负责人之一,我从最初的“程同学”,变成了今天同学口中的“橙子姐”。
“橙子姐”这个绰号,是我留校带的第一届学生李同学最先叫的。他来自偏远的西部农村,家里共有3个兄弟姐妹,穿着很朴素,入学后却一直没有递交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作为“过来人”,我想我可能了解症结所在。随后几天,我到宿舍看望他,和他一起在食堂吃午饭,告诉他:现在的贫穷不可怕,接受别人的帮助也非常正常。我用自身的经历告诉他,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最终,他勇敢地选择面对贫困的现实,抬头挺胸,主动办理了助学贷款。后来,再看到我,他都会喊我一声“橙子姐”。
在他身上,我感到了通过资助政策来帮助学生的快乐。现在,作为交大资助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我每天都在为如何更好服务学生,让我们的贫困学子能够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而努力。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年我享受的是现在实行的国家及地方助学贷款新政,有了展期政策,国家贴息额度增加,还款方式便捷,我的人生是否还会更加不一样?或许,我能够在读研时就出国进行科研访问,或许我能够全心投入研究,早早拿到博士学位?
这一切,尽管于我而言已成假设,但对于我的学弟学妹们,却是一条可以实现的发展路径。过去,资助的钱款只能主要用于入学和在校生活之需,而今这些钱配套着一技之长与综合素养提升,激励寒门学子多方面、全方位发展。
每当看到那一张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脸,每当看到他们因为获得了奖助学金而快乐,我总是能从内心笑出来。因为我知道,又有一批人,他们的内心因为受到了这样的发展性资助而变得踏实自信,他们的人生将变得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