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张江国家科学中心。网络图
【新民晚报·新民网】欧亚大陆的另一边有个举世瞩目的创新国度——以色列;这一端有一座正在努力崛起的科创中心——上海。两者能不能跨越千山万水握住“创新之手”,彼此撞击出影响世界和未来的创新火花呢?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正在张江国家科学中心里生根萌芽——由中国和以色列共同建立的中以上海创新中心去年10月成立。仅仅一年,这家“东西兼顾”的孵化器已经囊括了7000多个以色列项目,关注点是世界前沿科技。
创新中心里找技术
从张江地铁站下来往北走500米,能看到一个名为“中以上海创新中心”的地方。 半年前,上海企业瑞珑汽车就是沿着这条路走进了中以上海创新中心。在这幢3层小楼的会议室,和其他数百家来访的企业负责人一样,瑞珑是来寻觅优质的以色列科技项目的。因为,面对当前火热的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它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新三板上市企业,很想寻找和储备全球最新技术。
辅助驾驶系统,是汽车行业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汽车如何自己捕捉路况?谷歌采用雷达扫描系统,欧系车采用激光系统,两种解决方案表现优异,但是价格也相当“优越”——成本超过1万美元。于是,风头正盛的新能源车特斯拉搭载摄像头感应路况,成本大为降低。在中国,汽车消费者大都购车后自行安装摄像头辅助驾驶系统,因此瑞珑汽车也更偏向后一种方式。
既然后发,就要更具创新优势,有没有比特斯拉更先进的摄像头辅助驾驶技术?走进中以创新中心,一种360度“路况眼”让瑞珑两眼放光。原来,以色列本固里安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的一位教授,目前正在突破特斯拉汽车只能收集汽车直线行驶时前方道路信息的弊端,通过安装更多摄像头,实现360度视角全覆盖。
在中以创新中心的牵线搭桥下,瑞珑汽车与以色列教授经过反复协商,最终决定由瑞珑汽车出资5000万,在以色列和中国上海建立研发基地——以色列教授继续在实验室中研发28目摄像头,双方共同开发产业化的工艺和技术,瑞珑中方负责最新技术的产业化。
7000多个项目入库打磨
让上海瑞珑心满意足的前沿技术,只是中以创新中心项目库的七千分之一。 “以色列在软件算法、新材料、无人驾驶、卫星导航等方面的研发实力非常强劲。”中以上海创新中心运营总监阮项告诉记者, 继海法、特拉维夫、耶路撒冷之后,中以上海创新中心已经在以色列南部城市贝尔谢巴建立了第4个办公基地,网罗创新国度的创新之光。“因为这里有以色列最好的工程类大学本固里安大学,而当今围绕大学创新已经成为主流。”
“在以色列人,很少有把一个技术从头做到尾做成产品,他们更愿意把东西卖掉,然后找一个新方向继续创业。”阮项说,以色列技术的一流创新技术以往多“出口”欧美,很难进入中国市场。中以上海创新中心成立近1年来,分流了不少世界一流的创新灵感——已经收集了7000多个技术项目。对此, 以色列政府也高度重视,在政府撮合下,中心已和以色列最大孵化器共享数据库。
不过,要成为专业的跨国孵化器来说,一流的创新技术库只是第一步。要使前沿科技对接企业,还需要进一步打磨,包括技术的研发进度、团队背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缺点,可行性报告,研发周期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大数据”。据透露,中以创新中心已经做过5000多个项目的背景调查和进度调查,有1000多个项目进入到可行性报告分析。(新民晚报记者 马亚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