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可
“救助千万条,寻亲第一条”。近两年,北京民政通过DNA比对、人像识别、头条寻人等技术,已帮助881名因聋哑、痴呆或精神障碍等原因无法确认身份的流浪人员找到亲人。
“你看看这是谁?”“妈!”……短发女孩憨憨地笑着,一眼认了出来。“宝贝儿,终于找到你了。”一位中年女士冲上去紧紧抱住11年没见的女儿再也不愿撒手。
2007年,在动物园附近,因为吃饭时打破了一个碗,19岁的“张小丰”就消失了。女儿走失,急坏了的妈妈和家人到处寻找未果。
其实,女孩走失后,在流浪了几个月后,于2008年初被海淀区救助站救助。之后,由于长时间联系不上家人,她被送进康复机构托养和治疗,2018年9月转入河北省衡水市精神病医院。该医院是京津冀民政协同发展的首个合作项目,治疗和照料部分来自北京救助站的精神障碍流浪人员。女孩始终坚称自己叫张小丰,是吉林人。北京市民政局接济救助中心将这个信息发送给吉林当地公安部门,一直没有结果。
直到一次偶然的人像比对,她被比对出来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一走失女子相似,最终成功寻亲。
据统计,北京市每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万余人次,其中精神障碍患者3000余人次。首都民政部门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为流浪乞讨人员找家”专项行动,帮助流浪人员寻亲找家。两年来,北京市共为881名长期滞留人员成功寻亲返乡。其中,滞留时间5年以上259人,10年以上175人,滞留最长达18年,重度智力障碍患者、聋哑受助人员134名,家属陆续送来感谢信、锦旗80余件。
截至目前,该专项行动中,通过DNA比对,已成功寻亲30余人;通过人像识别,从近9万张照片中成功甄别寻亲241人;通过“今日头条”、救助寻亲微信群、全国救助寻亲网,成功寻亲96人;通过专家指导、志愿者参与、人工问询、多方协查、合力推进,成功寻亲514人;通过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护送工作,实现受助人员寻亲成功后快速接领回家。
目前,流浪乞讨人员在京滞留时间、滞留人数已降至10年来最低水平。下一步,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将邀请兄弟省市救助系统寻亲方面的专家,继续协助开展寻亲工作。通过口音辨识、信息甄别等线索,帮助流浪人员找到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