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上海资讯网首页 > 信息资讯 > 社会快讯 > 浏览正文


临安救援36小时:山洪肆虐 他们逆行50多公里救人


 

2019-8-14 23:36:35

携裹着狂风暴雨,8月10日凌晨,第九号台风“利奇马”在浙江大地上肆虐穿行。这一天,杭州临安树木倒塌、房屋漏水、有的村子通讯中断,临安消防中队的警报一声接一声。

    从10日下午15点到12日凌晨3点,临安消防中队14位消防队员顶着风雨,逆风而行,在山村一线救援生命。他们留下了一个个美丽的背影,也留下了一个个温暖的瞬间。

    10日15时

    警铃响起,他没来得及回父亲的消息

    台风“利奇马”已经登录浙江,正向杭州逼近。下午14时,班长冯建占才刚回到队里,他准备抓紧时间冲个澡,再去吃点东西。副班长梁晓瑞打开手机,在山东的父母看到了台风来临的消息,嘱咐他注意安全。中队早上吃饭的碗也还放着,没有时间洗。

    15时,警报声骤然响起,临安区岛石镇、龙岗镇一带突发山洪,四十多个村庄上千人失去联系。

    “紧急集合!”冯建占没来得及洗澡,梁晓瑞回复父母的信息也才编辑到一半,他们放下脸盆和手机,和12位临安中队的消防员战友一起迅速赶赴受灾现场。

    在临安仙人塘村附近,前方道路完全坍塌,山洪倾泻而下,落石就停在车辆前方两三米远的地方,细碎的石头甚至已经划破了汽车的轮胎。

    此时,雨势越来越大,上游水坝告急,开始紧急泄洪。水越涨越高,在无法继续前行的情况下,中队接到指令,暂时退守龙岗镇人民政府。“尽快进村救人”,成了他们心中唯一的想法。

    出发前,“十八勇士”留下了合照。 临安消防中队 供图

    10日23时

    出发前,他们预留了“遗像”

    天渐渐暗下来,临安消防分指挥中心不断接到电话,“我家人都在里面,怎么都联系不上,希望你们赶快去救援!”心急如焚的家属甚至直接赶到消防中队,希望早一秒得到亲人的消息。

    道路不通,通讯中断,亟需有人进入村庄了解内部的受灾情况。23时17分,临安区防汛抗台临时指挥部决定成立由消防员、村镇干部组成的应急救援小分队,18人分成三组先行进入岛石、上溪、新桥等灾区腹地。

    临安消防中队的6名消防员加入了这支救援队伍。确定名单前,中队长蒋俊豪一个个询问队员,“前面非常危险,如果不愿意进的话,可以告诉我。”

    没有人动摇,没有人退缩。此时,所有队员已经无暇顾虑自己的安全,只希望进去得快一些,再快一些。

    一支以干部、党员为主体的小分队随即成立。出发前,每个队员都在临时指挥部拍了照片。他们清楚,一旦发生最坏的情况,这就是自己留下的“遗像”。

    “消防员就是为了这种情况而训练的,我们不上谁上!” 蒋俊豪的话语掷地有声。

    11日1时

    跋涉50多公里,他们搭了4座桥

    11日1点,雨渐渐小了,带上简单的破拆工具和通讯设备,小分队摸黑出发了。进入各个村子的道路处处是塌陷,队员们只能依靠头灯微弱的光,照一步,走一步,用手上工具不断试探能否前进。

    “每一段路都十分惊险,水深的地方能没过成年人的腰。”梁晓瑞说。遇到“断头路”,队员们找来上游冲下的门板、木头,搭起简易的桥,从桥上小心翼翼的走过。这样的桥,队员们一共搭了4座。

    即使带的已经是最精简的装备,也有足足15公斤。背着这些装备,队员们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过泥潭,身上带着被乱石刮出的血痕。

    “水里泡的太久,腿肿了,脚上的水泡也都磨烂了。”冯建占是队伍里资历最老的消防员,从事消防工作14年,参与过08年雪灾、12年 “海葵”台风等多次重要救援任务。冯建占觉得,这应该算他遇到最艰难的任务。

    50多公里的艰难跋涉,在看到村子的那一刻都变得值得。有头发花白的老人抓着他们的手,不停地说,“消防队来了!你们终于来了!“此时,他们身上橙色的救援服成了黑暗中最耀眼的光芒。

    “十八勇士”进入村庄了解受灾情况。 临安消防中队 供图

    虽然做好了心里准备,各个村里的情况还是让队员们觉得“惨烈”:房屋里的洪水留下的痕迹有两米深,在泥石流经过的地方,地基完全裸露,房子几乎是悬空的。因为没有电看不清情况,有些村民还留在这样摇摇欲坠的房子里。

    来不及休息一秒,救援队一边疏散群众,一边通过卫星电话向指挥中心报告受灾情况。沿着他们的脚步,鱼跳村、东塔村、上溪村、太平村……一个个失去联系的村子重新在地图上亮了起来。在得知道路受损和人员伤亡情况后,增援力量相继赶往40多座“孤岛”,失联了20个小时的村子重新与外界取得了联系。

    梁晓瑞这一组的最终目的地是临安岛石镇银坑村,也是受灾最严重的的村子。在前往村子的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阿姨是从邻村赶去银坑村的,看到他们的时候嚎啕大哭,“我姐姐被泥石流埋在下面了。”

    提起这件事,梁晓瑞红了眼眶,这个23岁的山东汉子喃喃道,“我已经尽力往里面赶了,要是能更快一点就好了。”

    冯建占的救援服在跋涉中被磨掉了颜色,即使清洗过也难以复原。 见习记者 徐雪纯 摄

    11日18时

    搜救中,他们用手挖掘6小时

    11日下午,蒋俊豪和冯建占所在的小组已经完成了全部村子的探查任务,准备回撤。此时,他们收到消息,银坑村3名失联人员可能被埋,所有队伍迅速赶往银坑村集合。

    因为缺少工具,救援队只能徒手挖开泥沙,寻找失联的村民。“当时我们没有工具,不过即使有大型器械也不能用。”蒋俊豪说,泥石流冲刷了地基,边上的房屋随时可能坍塌。一旦使用大型器械,很有可能连救援人员也会被埋住。

    能依靠的只有双手,救援队一点点搬开了石头、砖块。一些的树木和房屋预制板,只能四、五个人合力才抬得动。队员们的指甲缝里全是泥沙,双手几乎无法弯曲。

    第一个失联的人终于被找到,那是一个才2岁的孩子。冯建占的心里咯噔一下,“我自己的孩子也只有2岁多,看到他就像看到我的孩子一样。”

    从下午18点到晚上24点,冒着各种次生灾害的风险,救援队用双手挖出了最后一位失联人员。一位一直在观察房屋坍塌情况的救援人员走过来向冯建占感慨,“这个过程太危险了,我真的很佩服你们。”

    “我们是专业的救援队伍,放心。” 冯建占说。

    12日凌晨3点多,连续在一线救援了36小时的队员们终于回到了中队。队员告诉梁晓瑞,父亲已经给他打了无数个电话。他赶紧向家里报平安,电话接通的时候,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平安就好”。

    和梁晓瑞不同,冯建占的家人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不打算告诉家里人这件事,我爸妈七十多岁了,怕他们担心。”

(编辑:上海资讯网 so.sh.cn) 关闭
+ 相关信息咨讯
·东莞观音山诸多遗留问题至今未决 营商环境谁担责
·关节肿痛十几年,祖孙三代相继患病,这家人身上究
·马征强:跳水救人后,他只留下一个背影
·从“观音山现象”看东莞营商环境的变化轨迹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市政供电问题引发关注
·盘踞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违建缘何成“不倒翁”
·东莞市林业局为何从“保护神”变成了“保护伞”?
·文旅界探讨民营文旅创新 热议靶向解决营商环境
·总规修编无法推进陷僵局,全国首家民营国家森林公
·举步维艰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求破解
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上海资讯网拥有人承担上海资讯网 so.sh.cn 一切法律责任(包括但不仅限于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网络传播权等)。
2. 本站刊载之作品,均来自我站会员在线投稿,大多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因难以对所有会员投稿文章事前版权筛查,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被侵权需本网删除的,请根据“避风港原则”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或发现被侵权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知我站,若未书面通知我站不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2003-2024 上海资讯网(so.sh.cn)
媒体合作、商业合作及不良信息处理电话:021-34121912 QQ:191646616 微信:news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