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及老龄化催生庞大的健康保障需求,“大健康产业”站上风口。而作为保险业切入大健康产业的直接触手,商业健康险迎来黄金发展期。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健康保险发展年报》显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行业增速加快,年保费收入从2014年的1587.18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4042.50亿元。党的十九大更是将“健康中国战略”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继去年中央政治局会议确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后,进一步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这一重大论断,赋予健康中国战略更加深刻的内涵,无疑将为健康保险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消费者在觉醒,保险企业要回归本源
“最好的时代”也是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代。与庞大的健康需求相伴而来的是更激烈的市场局面,尤其是今年以来,“保险姓保”、“回归保险本源”的理念在整个保险行业被不断重申,对于保险企业回归保障功能提出更高要求,如何通过商业健康险提供保障与服务无疑是重要一环。
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在12月14日由《国际金融报》主办的“2017年度保险保障先锋论坛上暨颁奖典礼”上,“年度保障先锋大奖”获得者,安盛天平总裁助理、首席战略官、健康险事业部CEO袁颖晖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坚持“保险姓保”,就是保险业在历史变迁中始终坚持追根溯源的“不忘初心”。这个初心是要给客户赋能,让他们拥有美好的生活。而所谓“美好生活”又可以分三个层面,一是更安全,二是健康,三是更富有。
安盛天平总裁助理、首席战略官、健康险事业部CEO袁颖晖
“一旦失去服务中心(客户),那我们的发展将是南辕北辙,渐行渐远的。”袁颖晖表示。基于细分客群的消费痛点,安盛天目前已面向市场推出了针对高净值家庭健康管理需求的“卓越环球个人医疗保障计划”和针对赴美留学生的“卓越留学安心保障计划”,在今年分别收获了“2017年度值得信赖保险产品方舟奖”和2017年度上海地区保险介甫奖“最佳产品奖”,是当之无愧的高端健康险明星产品。
“一般来说,我们预判得越好,就越容易满足客户越发精细的需求。其实保险行业一直和大数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各种维度的数据,我们可以做到更精确地满足客户的要求,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让客户的生活更美好。”袁颖晖认为, “怎样做到把客户真正放到中心”将是保险行业转型升级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而“科技赋能”将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做好风险前置,健康险与“大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
在12月初参加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二届亚洲金融年会”时,袁颖晖也在讨论“保险控费”话题时强调了安盛天平对于“以客户为中心”的坚持。
对于目前的健康险,尤其是商业健康险来说,控费问题似乎是个“死结”。一面是被保险人缺乏控费的动力,他们觉得既然已经购买了保险,在选择医疗机构就诊时自然不需要去关心费用。另一面,保险企业不堪持续增长的医疗支出的重负,不得不提高保费,又会激起被保险人,尤其是较为健康的被保险人的不满。
在袁颖晖看来,矛盾的根源在于保险企业只是将自己作为一个传统的账单支付者,将控费的主要举措放在了“控”上,而缺少对于疗效、被保险人感受、服务体验的关注。加上保险与医疗机构之间的系统对接、数据共享极不充分,医疗资源稀缺,绝大多数保险公司既没有可与医疗机构匹敌的专业水准,也基本不具备议价能力。
“控费是必要的,但相关的控制应该前置,而非后置,应该是在风险选择的环节、网络医疗机构筛选的环节,而非仅仅在收了保费、就诊的环节。保险公司需要转变理念,把自己定位为客户健康管理的伙伴,为消费者实现医疗、保险费用的最优化”。
据介绍,安盛天平于2009年推出“卓越环球个人医疗保障计划”第一代,截至2017年11月,这款高端健康险明星产品已累计为超过20,000名会员提供了保障及服务,累计处理赔款超过10万件。在这款产品中,安盛天平还特别设置了“经典”和“精英”两款保障计划,“精英”可以额外享受和睦家、百汇等昂贵医疗机构。两款保障计划有20%左右保费差,花费和权益的区别都清晰体现,把选择权充分交到客户手中。2017年安盛天平还对该产品的保险利益进行了大幅度的升级,旨在满足会员不断增加的保障需求。而该款产品自2010年以来年均仅7.5%的保费增幅也收获了市场良好的口碑,被誉为最为稳定的高端健康险常青树产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赋能客户,实现从支付方向客户健康管理伙伴的转型,帮助人们拥有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这,是我们的追求,奋斗的目标。”袁颖晖表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