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三季度单季GDP增长6.0%的数据,引发了不少关注,有不少担忧之声认为中国经济仍将寻底。
的确,从官方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6.2%,分季度看分别是6.4%、6.2%和6.0%,呈逐季放缓态势,制造业投资、消费等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在下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部分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也坦言,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实体经济困难突出,国内需求疲弱,一些食品因供求关系变化价格上升,一些地方发展动力不足。
不过,今年经济增速下行,也有诸多客观因素。包括世界经济整体低迷,受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影响,主要经济体都不同程度面临压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在推进过程中,新旧动能转换还未完成;中国经济稳增长政策效应尚未充分释放,等等。如果放眼全球主要经济体,6.2%的增速不但不低,还名列前茅。
而且,需要指出的是,三季度经济增速虽略有放缓,但发展质量仍在持续提升。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4%、8.7%,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7万人,已基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应该说,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只要体现发展质量效益逐步提高的就业扩大、居民收入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更需要从一系列经济数据之中,分析经济结构,找出其中的弱项,有的放矢地为有更大发展空间的领域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民营经济表现不佳,是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同比仅增长4.7%,增速不仅比1~8月回落0.2个百分点,也低于同期投资整体水平。
民企在拉动投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空间还很大,应将加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摆在重要位置,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快改善营商环境,缓解民企在税收和融资方面的困难。此前,高层已经明确表示,要进一步梳理企业投资兴业的堵点难点,并要求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用,带动民间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