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诺奖
今天傍晚,今年诺贝尔奖最后一个大奖——经济学奖揭晓,这是时隔20年后,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次将视线聚焦在全球贫困问题之上。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夫妇,和经济学家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三位经济学家因“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被授予经济学界最高荣誉。
最年轻的C位获奖者
阿比吉特·巴纳吉1961年出生于印度孟买,198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是麻省理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埃丝特·迪弗洛197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99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也是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迈克尔·克雷默1964年出生于美国,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即留校任教。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有关“脱贫”的研究,因为这不仅是经济学研究中的基础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存在很多未知的领域。今年获奖者通过他们的“田野实验”性研究解答了全世界在“扶贫”时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教育、健康、农业、获得信用等,并且他们实验对政府的脱贫政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本次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公布前半小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就已通过电话联系上了的埃丝特·迪弗洛。当被问到得知自己获奖时的心情时,这位年仅47岁的“C位获奖者”回答:“真是不敢相信。在这之前我觉得今年获奖者应该会是比我们三人都年长的经济学家,因为我觉得我们三个人都太年轻了。”
的确,今年之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被经济学界称之为“老”奖,这是因为获奖者的年纪都很大,平均获奖年龄近70岁。“之前的获奖者年纪都比较大是因为他们的研究结果需要时间去检验。”埃丝特·迪弗洛也表示。但是,今年获得诺奖的三位经济学家通过实验方法在短短二十年间就改变了发展经济学,并使之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三位经济学家获诺奖,着实破了多个记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说,“其中阿比吉特·巴纳吉教授是位‘60后’,上世纪80年代他的父亲来复旦讲学,我陪他多日,他走的时候留下一个皮箱给我。”
必须重视大多数人的问题
国际一流经济学家林立,年度诺奖花落何人,很大程度上也与当时全球主要经济问题关切相联。前两次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贫困”问题距今已分别有近20年和40年:1998年,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因“对贫穷标准做出定义”而获得诺奖;1979年,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因研究欠发达国家问题而获得诺奖。瑞典皇家科学院今年在颁奖时特别强调,如何减轻全世界的贫困在当今依然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问题。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从20世纪以来人类发展经历观察,只有伴随着全球化,才会有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的齐头并进;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的确往往与一个经济体内部日益加深的贫富差距伴生,并由此导致了目前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反过来危及到全球的发展,“由此看来,今年的诺奖同样蕴涵着对当前全球经济问题的不懈探索的导向和美好愿景的期许。”
埃丝特·迪弗洛在由复旦泛海国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魏尚进教授主持的中国经济论坛上进行主旨演讲。她演讲的主要内容为经济学家如何争取民众的信任,以及经济增长停滞后政府可以做的事。来源: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从2015年诺奖评委开始关注的不平等问题,到今天进一步关注的贫困问题,都表明评委近来一直在重视虽然‘研究群体小众’,但又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孙立坚认为,这一风向转变,说明今天经济学研究必须要重视大多数人的问题,而不能像过去那样只满足少数精英所认知的效率问题。
去中国实践寻找新的智慧
每当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时,总是伴随着“中国人何时能入围”的疑问与感慨。今年当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为解决贫困问题做出贡献的经济学家时,也让国内经济学界颇感振奋。有经济学家认为,一方面发展经济学获奖,意味着中国经济学界与诺贝尔奖客观上的距离更近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相比中国经济学家何时得奖,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为世界经济和人类发展做出的现实贡献,更值得中国经济学家投入研究、进行总结。
当埃丝特·迪弗洛们在印度和非洲开展小规模试验,用其创新理论试图缓解贫困问题时,中国涉及近亿人口的“脱贫攻坚”举世瞩目。在这场实实在在的攻坚战中,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8年末的1660万人,截至2018年末,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到了1.7%。中国一半的贫困县、80%的贫困村、85%的贫困人口已经实现脱贫,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有望得到历史性解决。
今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访华结束之际赞扬了中国政府的扶贫贡献,她表示:“我必须说,中国正在做很多建设性工作,以便让民众从较为贫穷的生活水平进入中产阶层。”事实上,中国不仅扶贫成就世界瞩目,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中国方案”也备受各国关注,分类组合的精准扶贫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投入、持续增加中央财政投入、动员全社会和群众广泛参与等扶贫方案,均体现了“中国创造”的智慧。
“人类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进程发生在中国。这些获奖人的研究似乎主要在‘术’的层面,“道”的层面可能还需从中国的实践中去寻找。”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夏立军表示。
不过,这也需要中国经济学界投入更大的努力。在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主编的《比较》杂志中,曾提到埃丝特·迪弗洛教授致力于探索研究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种学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我国经济界非常具有启发性。中国经济学研究不能成为躲进小楼钻研的“黑板经济学”,对具体问题视而不见,甚至对研究现实问题的同行嗤之以鼻。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所以一段时间之后,美国是世界的经济中心,解释美国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家,当中做出贡献的就是世界经济学大师。”近日在回答“我为什么不会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提问时,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在他的推测中,21世纪到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一定会变成全世界最好的经济;发生在中国的经济现象,一定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现象;解释中国经济现象的理论,一定是做出最大贡献的理论;提出这种理论的经济学家就会变成经济学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