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25日报道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9月23日发表美国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的文章《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性》称,在当前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球范例。
文章开篇写道,中国目前在人均产出仅占所谓发达经济体三分之一的情况下,把重点放在了可持续发展上。一个发展中国家已经有意识地选择把重点从经济增长的数量转向质量上,这一点值得称道。
文章称,身处气候变化的当下,人们很容易忽视取得进展的重要迹象。通过转变经济模式、改变燃料来源、发展新的交通系统和以环保的方式进行城市化,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发挥全球领导作用的一个范例,世界其他国家应当予以认真考虑。但西方已经完全忽略了这一点。
文章指出,在过去10多年里,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从过度依赖带来污染的制造业转向低碳服务业。早在2006年,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但也包括建筑和公用事业——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8%,而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仅占GDP的42%。到2018年,这个比重发生了逆转——第二产业占GDP的41%,服务业占52%。对于大型经济体来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重大的结构变化几乎是前所未有的。
文章称,与这种巨大的结构转型相一致的是,中国一直在积极地将燃料消费从碳密集型的煤炭转向石油、天然气、水电和可再生能源。
文章强调,中国正在引领世界发展非碳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3.220, -0.03, -0.92%)和地热能等。2018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比美国高38%,是德国的近3倍。在过去5年中,这种能源每年增长25%(2018年增长了29%)。如果中国继续沿这条道路走下去,那么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可能达到20%。这将是中国迈向更清洁、碳密集程度更低的经济道路上的重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