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7月25日消息,“产业集聚新动能,中介进化新生态”研讨会今日在京举行。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陈辉博士出席并发表演讲。他表示,总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中,内地城市的保险密度远远低于香港和澳门。广州和深圳的保险密度都分别只有香港的七分之一和澳门的差不多四分之一,而惠州、江门和肇庆这三个经济相对欠发达城市的保险密度更低,平均只有香港的1/20。这说明,粤港澳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的保险业未来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陈辉认为,保险产业链正从最初的电子化、信息化、数字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这对整个行业会产生重塑作用,从技术上重新构建数字化保险、连接性保险、智能化保险。未来保险将不再是一个条款,而是一个产品。
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辉:各位嘉宾下午好!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产业集聚新动能 中介进化新生态》,报告内容分为四部分。在座的各位对粤港澳大湾区一定不陌生,这绝对是一个网红词。 “一带一路”依靠国家政策,粤港澳大湾区和雄安新区依靠区域发展政策。在未来20年,我们更看好粤港澳大湾区,因为它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已经是比较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区域。
一、粤港澳大湾区概览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 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9+2)城市群。 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世界第四大湾 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粤港澳大湾区覆盖面积5.6万km²,人口6670万,2017年,粤港澳大湾 区经济总量超1.4万亿美元,已超过旧金山湾区,接近纽约湾区水平。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内容中有17处提到保险,为什么金融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里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这要从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的五个协同:制度协同、金融协同、人才协同、科技协同等,重要的是金融协同。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州、深圳和香港三大金融中心,以及港交所和深交所两大证券交易所。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一定会成为未来“科技+金融”的聚集地,并借鉴香港金融发展的国际化经验,实现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依托大湾区优势,集聚中介新动能,创新中介新生态,这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保险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新未来。
二、粤港澳大湾区的保险业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保费总收入超过8100亿元,其中财险1348亿元,寿险6752亿元。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平均保险密度为11571元,平均保险深度为8%。同期广东省的保险密度为3353元,保险深度为4.93%,而全国的保险密度为2632元、保险深度为4.4%。粤港澳大湾区的保险密度比广东省高出245.3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39.62%;粤港澳大湾区的保险深度比广东省高出62.2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1.82%。
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中,保险密度指标存在重大的差异。
保险密度在10000元人民币以上的只有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其总保险密度分别达56830元和27859元;保险密度在5000-10000元之间的有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等六个城市,其总保险密度分别为7730元、8219元、5626元、5676元、5978元和6887元;保险密度在5000元以下的有惠州、江门和肇庆三个城市,其总保险密度分别只有3007元、2920元和1297元。
总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中,内地城市的保险密度远远低于香港和澳门,连广州和深圳这两个大陆一线城市的保险密度都分别只有香港的七分之一和澳门的差不多四分之一。特别是惠州、江门和肇庆这三个经济相对欠发达城市的保险密度更低,平均只有香港的1/20。粤港澳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的保险业未来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三、保险中介发展新动能
到底保险中介发展的新动能是什么?前面有专家提了科技要素、专业要素,我总结的话有可能是“集聚”也是新动能,因为佛山这样的地方有些产业是集聚的,在全国各个地方来说,一些产业做的比较好的都是集聚的,为什么会这么说?整体保险市场情况,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主体,保险的保费、密度一直在提升。但是同时保险机构也出现了多元化,左边是保险机构,右边是保险中介机构,保险公司200多家,保险中介机构如果按照这个统计有几万家了。各家保险公司问题频出,整个保险中介市场也存在各种乱象。这样情况下它一定要变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