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港交所积极改革,通过了允许“同股不同权”、“生物科技公司亏损上市”、“第二上市”等创新制度。小米成为了港股市场第一家同股不同权的上市企业,而歌礼医药则为首家未盈利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港股2018年即使进入了熊市,但TMT和医药行业等新经济领域募资资金高达2000亿元,全年IPO的集资额仍为全球第一。2019年,政策释放的红利还在延续。2019年上半年,港股IPO企业共有76家,其中主板70家,为同时段主板IPO数量的最高记录,总集资金额69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5.2%。新上市公司中17家新经济公司和3家生物科技公司,集资额为265亿港元,占上半年新股集资总额的四成左右。整体来说,新股首日表现较好,平均首日上涨回报为4.5%。
今年上市的公司多为市值50亿港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占比高达75%,其次为50-100亿港元的中型企业,而超过市值超过500亿港元的企业仅有申万宏源(2.62, 0.00, 0.00%)和翰森制药(21.85, 0.30, 1.39%)。从集资额方面看,集资额在10亿港元以下的企业占大多数,其中集资额不超过1亿港元的企业占34%,而集资额超过50亿港元的企业也仅有申万宏源和翰森制药。这也是今年上半年港股新股集资总额错失第一的原因,而今年下半年随着阿里巴巴回归港股,情况或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上半年集资净额前五中有两家都是医疗与医药类企业,受到资金的追捧。
从认购反应上看,新股认购的整体积极性较好,超额认购在10倍以上的公司占比超过40%,将近40%的新股认购倍数在10-50倍,另外共有14只新股公开发售认购不足,占总新股数量的18.9%。从供需端角度看,认购倍数越高的新股首日表现也优于其他新股,但其后也会因为IPO过程中从国际配售回拨至公开发售的股票比例越高,而散户的持股比例上升,加剧股价的波动。
个股层面来看,上市首日的表现两极化,上半年上市的新股中首日收涨的有36只占比47%,其中涨幅最高的能达166.67%。而首日收跌的有32只占比42%而跌幅最大则为44%。
另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上半年新股中表现较佳的翰森制药(03692.HK)和中烟香港(24.7, 1.70, 7.39%)(06055.HK)颇有启示性。
翰森医药(03692.HK)为内地龙头药企,上市首日即暴涨,盘中一度大涨近50%,其后收涨36.75%,一跃成为港股市场市值最大的医药股。而它的上市首日表现与当期上市的其他药企表现颇有不同,主要原因是公司基本面出色业务发展态势较好,其丰富的产品线也是市场给予其高估值的原因。截至7月18日,翰森制药(03692.HK)累计涨幅已达到52.5%。
另一只焦点新股中烟香港(6055.HK),为港股烟草第一股。上市首日,股价盘中一度飙升20%,其后收涨9.63%。第二日股价延续暴涨,涨幅高达40%,截至7月18日,累计涨幅高达244.7%。股价暴涨背后的原因是其标的的稀缺性,且受到货源归边而导致短期内大幅脱离基本面因素上升。
不难发现,今年上半年的港股新股中,出色的基本面和题材独特具有稀缺性都极受投资者的青睐。而我们在下半年的新股投资中也可以对这两类新股多加关注。
截至上半年,从港交所披露的数据可知,处理中的个案为165,包括26家已获原则上批准但仍未上市的企业,这意味着还有一大批公司等待着上市集资。
今年港股IPO计划依然强劲,受益于去年重大的上市改革,预计政策红利将继续释放。同股不同权下将吸引更多的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而随着下半年市场期待的阿里巴巴将赴香港二次上市,可以期待有更多公司考虑在港上市。另一方面,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新政改革一年后,香港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生物科技上市中心,香港生物科技生态圈逐步形成,更多生物科技企业将香港列为上市的首选地,将进一步活跃港股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