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璐璐 张丹丹 田亮
来源:环球人物
198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第四次到包头调研稀土工作,在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时,他说:“我们要努力成为世界上的稀土大国。”
198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第四次到包头调研稀土工作,在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时,他说:“我们要努力成为世界上的稀土大国。”并提出四个奋斗目标:资源第一、生产第一、出口第一、应用第一。这是他第一次提出“稀土大国”的理想。
稀土,被认为是很多尖端科技的命门。即便是最为严谨的科学家,在描述稀土时,也毫无保留地称其为“21世纪的战略元素”。建设“稀土大国”的起点,比提出这个概念的时间更早。2019年6月8日,在北京家中,方毅的秘书郭曰方向《环球人物》记者回忆起那些年方毅与稀土的故事。
全国科学大会上首提稀土技术攻关
1978年3月18日,北京阳光明媚,春天冲破寒冬的禁锢姗姗来临。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里,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全国科学大会正在举行。会议由方毅主持,并由他作工作报告。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这是一份在科学事业上影响深远的报告,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尤为关注自己的研究领域。稀土工作者也欣喜地找到了方向——方毅在报告中提出:“大力研究材料科学技术,对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快攀枝花、包头、金川等多金属共生矿的研究,攻下综合利用技术关,加强铜、铝资源开发的研究,使钛、钒生产跃居世界前列,使铜、铝、镍和稀土的提炼技术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由此,攀枝花、包头、金川三大共生矿的综合利用被列入重点攻关规划。其中,攀枝花以钒钛为主,包头以稀土为主,金川以镍矿为主。包头的白云鄂博蕴藏着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41%的稀土矿物及铁、铌、锰等175种矿产资源,至今仍被称为“稀土之都”。
这是稀土工作第一次被写进大会报告,却不是第一次被方毅关注。郭曰方还记得,在大会召开前几个月里多次听方毅提及稀土。“有一次是在车上,经过复兴门时,首长对我说要抓一抓稀土的开发利用问题,让我关注一下。”当时,稀土、钒、钛等元素是国家急需的原料,尽管我国储量很大,却因提取技术不过关,只能花费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因此,三大共生矿的利用问题很早就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曾就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工作有过谈话或批示。包头的稀土矿作为三大共生矿之一,同样备受牵挂。
郭曰方回忆起方毅亲自挂帅组织科技人员攻关的情景:“他决心去抓具体的工作,把这个难关攻下来。”就这样,从1978年到1986年,方毅七下包头,几乎每年都带着100多位科学家、相关部门同志去白云鄂博现场办公,现场研究和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