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新京报网
每多生育1胎,增加女方产假20天、增加男方5天护理假、给予双倍奖励;“孩子多的员工,机会优先、岗位优先”——在“生育焦虑”蔓延的当下,总部位于江苏宜兴的某公司发布的这则“多生优育激励方案”,堪称“一股清流”。正因如此,其方案一发布,就引发热议。
公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鼓励员工生育,是公司对员工的投资。员工把家庭建设得好,有利于其事业发展,“鼓励愿意生、有条件生的人多生优育,是现实的需求,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企业发文鼓励生育,江苏这家公司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此前,某互联网企业也推出了多项针对女性的福利和鼓励生育政策,比如为孕期女员工提供3000元的额外生育津贴和上下班打车费用报销。
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出生率双降。这跟很多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低迷不无关系——由于育儿成本高昂,加上担心无人看护小孩、担心触及“职业天花板”,许多双职工家庭不敢轻易生二孩。
这些并非杞人之忧:在生育成本分摊机制尚不健全的当下,很多企业考虑到结婚以后要怀孕、休产假、哺乳孩子,招女员工得付出更多人力资源成本,所以“宁用武大郎不用花木兰”,造成就业歧视。
也基于此,人社部和教育部等九部门不久前联合发布通知称,用人单位招聘人员过程中不得限定性别,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但也有网友认为,放在现实中考量,企业很可能为了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尽量不招聘女性。
而在企业自由裁量权范围内,通过隐形的方式过滤,女性可能会面临更不利的就业环境。
说到底,在当下的讨论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大多把生育二胎看做了“沉重的负累”,更多考量成本付出,却少有谈及生育二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增益。但其实二胎不只是给时间和精力做“减法”,也是为情感和未来做“加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