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昂
2018年6月25日,山东迎来了一场空前的央企盛宴——50家央企主要负责人掀起了一股空前的央企投资潮。大批央企如此密集投资一个区域,这在全国范围来看极为罕见。
当日现场签约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群力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该企业已形成“电子信息产品与装备制造”“行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工程”等三大产业群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发展的产业方向高度契合,为此次双方开展战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方将在仪器仪表、轨道交通、新型智慧城市、物联网和智慧集成产业、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基地等领域进行投资合作。
作为经济第三大省,如何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区域角逐中止住颓势;作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唯一试点,如何才能尽快找到路径破题起势;在未来区域经济比拼中,如何才能根据自身产业基础重塑竞争优势……这些曾一度是困扰山东发展的难题似乎有了突破口。
如今,推动大批央企入鲁投资,正成为山东主政者解决上述难题的一个切口。
以往江浙地区中小企业多,呈现出“小狗经济”的生态,山东却以大企业林立,被形象地称为“群象经济”。目前,山东在加速培育成长性好、充满活力的上百家“瞪羚企业”同时,随着大量巨无霸央企掀起投资热潮,山东这一经济生态正在不断加码。
计划总投资超7000亿
2018年6月25日,齐聚山东济南的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与50家央企主要负责人每人拿到两册厚厚的山东各市招商汇编。截至目前,经过整合后全国央企数量总共97家,50家已占据央企总数大半。
根据统计,本次“央企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座谈会”上,山东省对外推介了71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高达26750亿元。其中,已有234个项目达成了意向,计划总投资7179亿元。
当日在会议现场,中国航天科技(10.020, 0.54, 5.70%)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国电投集团等14家央企现场与山东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18个重大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这只是央企投资山东第一轮签约,山东各市政府、省属企业与央企的投资合作还将陆续进行。
面对央企争相投资,山东省省委书记刘家义公开表示,央企与山东深化合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希望央企积极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在山东布局,助力山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
自2017年上任以来,这位主政者一直寻找救治山东沉疴积弊的药方——作为经济第三大省,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区域角逐中挽回颓势,作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唯一试点,如何才能尽快破题起势,在未来区域经济比拼中,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核心的竞争优势……
2018年1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同意山东设立全国第一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这在刘家义看来,可谓“在山东改革发展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月22日上午,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刘家义就自我剖析,在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自揭短板。
山东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地带,既具有南方省份领先发展的优势和基础,也面临北方地区转型发展的难题和困惑。
在经济总量,排名第三的山东与前两名越拉越大——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5860亿扩大到2017年1.72万亿,与江苏的差距由50亿扩大到1.32万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山东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约1350亿扩大到2017年的约5200亿,与江苏的差距由约770亿扩大到约2100亿。
刘家义曾公开指出,“现在我省在全国区域竞争大棋局中,已经不那么耀眼。产业结构不优,新动能成长不快,发展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不高,拉低了山东的区域竞争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陷入了由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的尴尬境地。”
在强调高质量、低耗能发展的今天,山东深陷“资源型、重化型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的困境之中。从产业结构看,山东主营业务收入排前列的轻工、化工、机械、纺织、冶金多为资源型产业,能源原材料产业占40%以上,而广东、江苏两省第一大行业均为计算机通信制造业;从能耗水平看,山东能源消耗占全国的9%,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全国第一。在近来全国“独角兽”企业的评选中,山东竟然一家未有。难怪有研究报告认为,山东省转调进程总体上落后于广东、江苏5年。
在刘家义看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仅关系当前,也关系长远;不仅关系山东,也关系全国;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于高素质产业。在现代经济中,产业集群发展既是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也是产业竞争的内在必然。
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力主下,2018年4月,酝酿已久的《山东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发布。其中一方面在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优势产业,促进旧动能的转型升级;一方面确立了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现代金融服务等“十强”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
可是,单凭一己之力改造旧动能、培育新兴产业不仅时间漫长、变数较多,而且风险太大,势必丧失先发优势。但如能引入强势企业前来投资,带动资金、技术、人才同时落地,就能迅速形成产业规模,汇聚产业集群。
这显然是新旧动能转换改革的一条捷径。
引资意愿
2018年5月,山东省副省长王书坚一行密集拜访了国务院国资委和58家重点央企。每次拜访中,王书坚向央企主要负责人详细描述了山东作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唯一试点的改革设想,并表达了强烈的引资意愿。
对于央企来说,新旧动能转换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样是其2018年的重点任务。在山东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向中央企业发出邀请函,以省委书记刘家义和省长龚正个人名义向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和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发出请柬后,立刻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和50家央企积极回应、报名申请,促成了这次大批央企入鲁投资潮。
“央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拥有雄厚的技术、资金、管理、人才实力。山东省政府与14户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8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这些项目科技含量高、涉及领域广、发展前景好,必将成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山东省省长龚同时表示,山东已出台国企改革方案,希望央企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山东企业改制上市、兼并重组,共同培育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由于此前山东已在新旧动能转换改革中规划出未来着力打造的“十强”产业,山东省长龚正表示,期盼广大中央企业一是围绕重点产业深化合作,二是围绕科技人才深化合作。
按照统计,此次山东与央企推介项目中,被纳入新旧动能重大转换工程的“十强”产业项目有494个,占比69%,计划总投资18919亿元,占比71%。山东省国资委提供数据显示,目前央企与山东省就234个项目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计划总投资7179亿元。其中,涉及“十强”产业项目154个,占比66%。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冰认为,此前山东的提法是“十大产业”,如今改成了“十强产业”。一字之差折射出整个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改革的一种理念,就是由大到强、全面求强。
区域经济之间的比拼,归根结底是科技人才的比拼。目前,全国新一轮人才争夺战已经打响,几乎所有二线城市都出台了极具诱惑的人才优惠政策。比如,长沙出台人才新政22条,南京施行人才安居工程等等。
山东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张志元指出,山东发达的基础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应试人才,但无法为山东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提供真正的尖端人才。同时,山东省缺少一个像郑州、武汉、成都一样代表一个大省形象的城市,缺少吸引人才的魅力。
而科技人才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在山东主政者看来,通过引入高科技项目,人才就会跟随项目、资金、技术而来,从而解决山东人才瓶颈难题。山东省省长龚正表示,希望央企在项目投资过程中在人才培养培训、技术研发等与山东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自主创新高地。
山东省国资委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全省与中央企业累计签约合作项目524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7320亿元。其中,2017年签约合作项目460个,2018年1-5月签约合作项目64个。山东与央企项目合作数量达到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