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曹政
日历翻回1988年。
差点被骗走300万的柳传志从中关村出发,来到香港,掏出30万港币创立了香港联想,开辟出通往海外市场的一条捷径。
几乎与柳传志同时创业的王小兰,在国际展会上看到了国内还一无所知的“硬度测试仪”,由此开始了技术攻关。后来,她的时代集团不仅将这款自主研发的新品卖出了瑞士进口产品在中国三年销量的总和,还走出国门,占领了国外一半的市场。
那个夏天,国管局公务员王文京挤进人头攒动的北展剧场。大喇叭里传出中关村吸引企业的18条措施,让他激动得回去就写下辞职信。三个月后,“用友”在魏公村一间9平方米的老房成立。
和他们一样,很多人的命运都在1988年发生了改变。
这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扛起全国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大旗,探寻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
先行者的早期探索,是中关村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他们不惧失败、持续创新的勇气,被新一代创业者传承和发扬,并推动中关村不断走向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地,并成功跻身全球创新第一阵营。
瞄准前沿 燃旺创新之火
站在钓鱼台国宾馆的签约桌前,明朔科技创始人陈威有些激动。落笔后,他率队研发的“超级灯”将走出国门,率先在日本冲绳码头公园点亮。
“超级灯”即石墨烯LED灯。由于采用石墨烯复合材料导热和散热,“超级灯”体积比传统LED灯缩小75%,节电率却提升30%,还可具备WIFI热点、智慧监控、应急可视报警等功能。
石墨烯作为新材料里的“黑金”,早被世界各国虎视眈眈,但产业化应用一直步履维艰。
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陈威在北理工的实验室里,熬了5年才把石墨烯成功融入胶体里,找到最关键的导热胶复合材料,最终让“超级灯”大放异彩。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德国产品也只能做到40W的功率,而明朔科技已实现60W产品的量产,且即将实现100W产品的量产。
采用明朔石墨烯复合散热材料的大功率LED路灯,LED模块体积“瘦身”至原来的四分之一,重量减至五分之一,灯壳内部留出大量可利用空间,便于集成摄像头、语音广播、投影灯以及传感器等附加功能。已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应用的明朔石墨烯散热LED路灯,除节能环保外,还将挂载5G基站,点亮“智慧城市”。
陈威博士毕业即创业。从组建创业团队,到自主“超级灯”出口日本,只用了不到4年。
论辈分,陈威算中关村第四代创业者。与他前后脚毕业的大学生,创新的种子往往在大三时就开始萌发,因而形成了备受关注的“中关村21岁现象”。
但迈出校门,残酷的市场不会因为你年轻就手下留情。
“这么小的公司,能有什么技术?”陈威南下洽谈几十次,都在质疑声中败兴而归。他的包里揣着三种不同身份的名片:一张印着“总经理”,谈融资和签约用;一张印着“销售员”,跑订单用;还有一张印着“技术员”,用来陪其他销售员出去讲解技术问题。道理很简单——创业公司缺人,一人身兼数职,但又不能让对方知道总经理什么都干,看低了企业。
这种不惧失败、不怕碰钉子的韧劲儿似曾相识。当年,中关村第一批“下海”的科研人员,也是这样蹬着三轮车在街边推销新潮电子产品。不同之处在于,新时代的创业者,起点更高,目标更远。
40年来,中关村仿佛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创业者倾注激情和汗水。去年,这里平均每天成立80家科技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突破8万件,创新之火越燃越旺。
这些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创业公司,90%会在三年内死亡。即便如此,无数创业者还是前赴后继,在九死一生中,寻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宝贵机遇。
目前,中关村已经在人工智能、原创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累计创制国际标准307项。其中,人工智能等部分技术领域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移动互联网、高端显示等领域开始逐步掌握话语权。
百折不挠 追逐创业新风口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关村街头,“鲍岳桥”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大到公司老板,小到揣着盗版软件的商贩。
他是中国第一代程序员。当时最知名的UCDOS汉字系统,只要一开机就能看到“鲍岳桥研发”这行字。
当计算机刚开始在企业和家庭中普及,软件研发成为最热门的职业。鲍岳桥就是在这个时候辞职下海。1993年,他扔掉杭州一家橡胶厂技术员的“铁饭碗”,进京到中关村加入希望电脑公司。此后30年,起起伏伏的创业路,让鲍岳桥成为改革大潮的见证者。
那一代的程序员天生有个使命——汉化软件。舶来品计算机初入中国,满屏英文字母无法推广应用。他研发出UCDOS汉字系统,让中国人可以更简单地操作计算机,并迅速占据了此类软件95%的市场份额。
此前,鲍岳桥已经尝过开发软件的甜头——花一个礼拜研发出来的软件可以卖到几万元,而当时他的月工资只有60多元。
但行业火爆的背后,是残酷的竞争压力。“与其说是技术更新,不如说是技术淘汰。”很快,鲍岳桥就感受到技术革新的压力——伴随着Windows系统的推出,曾叱咤风云的DOS系统迅速退出历史舞台,来不及让人细细回味。
巧合的是,中关村软件园里的第一代巨星们都在1998年经历蜕变。开发出“中文之星”平台软件的王志东创建了新浪网;从美国归来的张朝阳效仿雅虎做门户网站,取名搜狐;鲍岳桥则二次创业,创办“联众”网站。
他们不约而同地张开双臂,拥抱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中关村西北部,鲍岳桥和简晶、王建华挤在只有两个房间的公司里写程序,搭起了中国互联网上的第一个“游戏大厅”。天南海北的围棋棋友发现,从未谋面的两个人竟可以在网上痛快“厮杀”。联众很快就成为中国最大的游戏网站,注册用户高达5亿。
当时,鲍岳桥可能未曾料到,互联网能迅速成就创业者,也能瞬间颠覆创业者。当联众占据棋牌游戏市场约80%份额的时候,腾讯、网易这些今天炙手可热的游戏网站才刚开始萌芽。
“从腾讯游戏平台上线那天起,联众失去行业第一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鲍岳桥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技术革新的时代。2007年,他离开联众,转行在中关村做起投资人。
7年之后,48岁的鲍岳桥重出江湖,第三次创业,借着新一轮互联网热潮,创办了教育平台“乐教乐学”,包含校务管理、教学应用、教学资源、网络学习空间等应用。如今,乐教乐学产品已经进入全国50多个地市的两万多所学校,有了接近5000万注册用户。
第三次创业,他把办公地点选在了中关村南大街48号。1992年,他刚到中关村的时候,曾目睹中国最早一批软件企业在“48号”蓬勃兴起。
这里正是中关村风云变幻的缩影。地理方位未变,技术更迭不止,梦想与激情依旧,推动着无数创业者永远追逐新的风口。
依靠持续创新的勇气,中关村先后攻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曙光超级计算机、中文搜索引擎、5G移动通信、人工智能芯片、无人驾驶平台、石墨烯材料制备、液态金属增材制造、靶向免疫、高端医疗器械等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并诞生了联想、方正、同方、搜狐、新浪、百度等一批代表性科技公司。
尤其最近几年,京东、小米、美团等新生代科技企业的快速崛起,让世界惊叹于中关村的创新力量。
薪火相传 共铸中关村之魂
优客工场方园社区一间不大的会议室,几张桌子面对面围起来,桌上只简单地摆了几瓶矿泉水。座上宾一个个轻车简从,一水儿的休闲装配运动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