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李维 北京报道
不少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已经逐渐从融资类业务中退出,而地方融资平台亦在这一轮资管退潮中受到波及。虽然信托具有开展平台类业务的合规优势,但大部分信托公司已提高准入门槛,这也让不少平台融资需求被“拦之门外”。
城投融资趋紧
在地方政府融资强监管的背景下,城投公司的融资形势趋紧。过去平台公司重要融资渠道的非标融资大幅下滑,券商、基金子公司资管在淡出,5月末政信信托余额相比去年下降了三成。同期,城投债的发行量增加,但5月净融资由正转负,出现边际趋紧的态势。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则下降34%,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财政的腾挪空间。
4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提出,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在此背景下,城投公司的再融资形势不容乐观,市场各方也需要做好应对准备。(杨志锦)
多重监管下,地方债的债务融资渠道正在进一步收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落地后,不少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已经逐渐从融资类业务中退出,而地方融资平台亦在这一轮资管退潮中受到影响。
另据记者获悉,不少信托公司也在提高政信类信托业务的门槛,且风险关注点也从此前的“隐形兜底”逐步走向对融资平台主体信用的审视。
业内人士认为,以上变化均与管理层对地方举债违规担保、隐形兜底等乱象的整顿有关。
“打破地方债的刚性兑付惯性虽然需要时间,但终究是大趋势;因为不少发安慰函的地方政府都被点名了,所以现在还敢这样顶风操作的平台并不多了。”上海一家信托公司信托经理表示。
资管淡出
对于地方融资平台而言,过去5年间成为其重要融资组成部分的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正在渐渐远离其融资体系。
“现在发资管产品来融资很少了,不发(安慰)函的没人敢做,发了的更不敢做,我们也不敢担这个风险。”东北地区一家县级市融资平台负责人叶青(化名)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