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下称《规划》)发布。2016年末,广东全省常住总人口为10999万人,户籍人口为9164 .90万,全省人口密度相当于全国人口密度的4倍,粤东地区人口密度全省最高。预计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总量将达到11400万人左右,2030年达到12500万人左右。
广东将着力优化全省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增强珠三角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形成“广佛肇+清远、云浮、韶关”“深莞惠+汕尾、河源”“珠中江+阳江”三大新型都市区。
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总量将达11400万人左右
“十二五”以来,广东省人口总量保持惯性低水平增长。2016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为10999万人,比2010年增加568.69万人,年均增长率为8.9‰,比同期全国水平高出2.8‰。2016年户籍人口为9164 .90万,比2010年增加643.35万,年均增长率12.2‰。
《规划》指出,广东人口老龄化程度有所加重。从2012年起,全省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时期,人口红利逐年减少。2016年,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8.55%,比全国水平低2.0个百分点。2015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2岁。
《规划》预计,2017至2030年,广东省人口生育水平先升后降,人口规模增长势头减弱。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总量将达到11400万人左右,2030年达到12500万人左右。
广东人口规模增长势头减弱。户籍人口年增长率预计在2021年之前保持在7‰以上,此后迅速下降,到2030年降到大约3‰,年均增长率约5.4‰。常住人口年增长率2020年前保持在10‰左右,之后逐年下降,到2027年之后降到5‰以下。2030年,预计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上升到11%左右,15至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至72%左右,劳动年龄人口老化现象将不断加重。2017至2030年,预计广东人口生育水平先升后降,生育水平在2017至2018年达到最高1.8左右。
适度增加佛、中、珠、江、肇、惠人口集聚
《规划》预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口流动依然活跃,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聚集度加大,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将进一步加剧。随着全面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增跨省流入人口的比重将有所降低。
今后,广东将推动城市群人口集聚。《规划》提出,在携手港澳共建世界级城市群共同框架下,推动珠三角地区优化城市群体系,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吸引人口合理集聚。广州、深圳严格控制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并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人口向新区、郊区适度集聚,着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着力提高城市人口素质。
《规划》明确,广东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大中小城市联动发展,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外围节点地区对转移人口的吸引力,适度增加佛山、中山、珠海、江门、肇庆和惠州市的人口集聚。
在《规划》中的“全省城镇等级结构(2020年)表格”显示,到2020年,全省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各有两座。其中超大城市为广州、深圳。而特大城市为佛山和东莞,规模等级为500万-1000万人。
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建设粤东城市群、粤西沿海城市带和粤北城镇集中区,推动韶关、河源、汕尾、阳江、清远、云浮等环珠江三角洲城市深度融入珠江三角洲,打造形成“广佛肇+清远、云浮、韶关”“深莞惠+汕尾、河源”“珠中江+阳江”三大新型都市区。
解读城镇等级结构(2020年)
超大城市 广深有望继续释放“人口竞争”的红利
京沪外来人口在2014年前后达到高峰,近两年增速放缓并出现了下降的态势。反观广深,2015年到2017年,广州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42.06万、54.24万、45.49万,同期深圳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60万、53万、62万(本土55万),近三年这两个城市人口增量在各大城市中领跑,这显示出珠三角尤其是广深的人口吸引力不断,广深有望继续释放“人口竞争”的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