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每到过年,一个段子就开始刷屏:
北上广深CBD里,无论你现在被人称张总、王总,还是Linda、Mary、Vivian、George、Michael,挤上飞机和高铁,陆陆续续回到三四线城市的家乡,名字又变成了桂芳、翠花、秀兰、狗蛋……
段子反映了中国人口,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青年人才的流动,而他们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称呼“小镇青年”。
2018年,“小镇青年”成为一种新势力,不但正在崛起而且成为无数品牌商家争夺的“宠儿”。
上世纪90年代的录像厅
得“小镇青年”者得票房
2018年,不少影评人和院线经理们都大跌眼镜,他们没想到今年中国电影(15.240, -1.11, -6.79%)市场的第一部“现象级”电影会是《前任3:再见前任》。
这部豆瓣评分仅为5.7的电影,却收获了将近20亿元的票房,究竟是谁创造了《前任3》的票房奇迹?
数据显示,《前任3》的观影人群中,来自三四线城市的观众占比达47.4%,是同档期影片中最高的,一线城市观众占比仅12.2%,远低于国内影片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年轻观众占比高,淘票票数据显示,《前任3》24岁以下观众占比达68.9%。
同样,2016年,电影《美人鱼》获得了“小镇青年”的热烈追捧,票房一骑绝尘,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30亿元的国产影片;2017年,《战狼2》的票房突破56亿元,杀进全球电影票房TOP 100的行列,而其80%的票房来自二线以下城市……
如今,在不少电影明星的合同中都会注明,进行新片宣传时,必须要去这些成为票房主力的三四线城市,因为影迷和支持者们在那里。
城市中露天的服装市场
一度流行的大哥大与BB机
“小镇青年”比一线城市白领更有消费力
不仅体现在电影票房上,很多人发现三四线城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和北上广深一样,那里不仅有了IMAX影院,也开始有了星巴克。
根据天风证券研究,比起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和白领阶层,“小镇青年”们很可能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财产和更高的消费力。
一个典型的“小镇青年”不仅没有偿还住房贷款的压力,可能还开着10万左右的车,距离大都市可能只有两三个小时车程。而且他们与一线城市的朋友相比,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刷淘宝、微博、朋友圈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海淘、出境游也成为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剂。
于是,几乎所有商家都惊喜地发现,在一二线城市开店数量逐步饱和以及城镇化带来的市场红利下,三四线城市正成为蓝海,巨头们为了争夺这个市场更是展开拼杀。
京东、阿里、苏宁很早都开始了三四线城市的“圈地运动”,他们希望把各自的电商服务辐射到中国更远、更闭塞的地方。
而不少国际奢侈品巨头们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要继续在三四线城市开店。根据天猫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最爱买包包的前五大省份分别是北京、海南、吉林、上海和重庆,而线上增速最快的TOP 10城市均为三至六线城市。早在2015年,三至六线城市奢侈品单笔消费金额连续三年均高于一二线城市。相较于一线城市偏爱包袋等传统奢侈大件,三至六线城市消费者消费品类更丰富,更偏爱腕表和美妆这样单品昂贵的商品。
“小镇青年”重塑消费市场规则
显然,“小镇青年”是一个消费动力十足的群体,但作为新一轮消费升级的主力群体,他们拥有着自身独特的消费能力、消费倾向和消费观念。
例如,在三四线城市,销售最好的手机既不是苹果也不是华为,更不是小米,而是OPPO和ViVO。根据QuestMobile安卓终端报告,OPPO的三四线城市及以下用户占比最高,达53.7%。
许多咨询公司经过调查发现,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有着一套完全不同的行事逻辑与规则,例如“小镇青年”对于手机应用,更在意其工具性,只要能看新闻、听音乐就够了,一般不会另行下载类似应用,他们中很少有人使用网易云音乐、今日头条等个性化深度服务类应用,这与一二线城市青年以服务型应用为首选的情况形成对比。
根据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三线以下(含三线)城市的汽车消费中端市场成长最快,价格区间在8~18万元的汽车消费增长最为明显。
“企业必须关注中小城市,而不是将脚步停留在大城市。”波士顿咨询公司在最近与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报告中这样写道。报告称,到2020年,中国上层中产和富裕家庭将达一亿户,其中小城市家庭将占到全国此类家庭的50%以上,增速亦将超过一线城市。若想覆盖中国80%的上层中产和富裕消费者,企业须在至少430个中国城市设立实体店。
但是店该怎么开?
这成为各个领域巨头们的共同课题,面对一个不同于中心城市的市场,将采取哪些战略革新线下渠道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生活?在零售电商、汽车、3C快消品的“小镇青年”争夺战中,又能否挖掘出可共享、推广的模式呢?
无论答案如何,“小镇青年”正成为中国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个群体消费能力的崛起,将重塑消费市场,决定企业的未来。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侯隽 | 北京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