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 六大领域打造全国“单打冠军”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杨弃非 每经编辑 王可然
从“西南金融中心”到将“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纳入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成都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已完成了24年的耕耘和积淀。
当成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迎来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战略机遇。2月8日,成都市召开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大会,强调要以高端、高质、高效现代金融服务促进城市能级水平提升。
最新公布的2017年经济数据为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去年成都实现金融增加值1604.3亿元,占GDP总值11.6%,金融业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昨日,成都提出,力争到2022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全面建成立足四川、服务西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其重点是,构建现代金融产业生态圈,率先在“科技金融”“农村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六大领域,着力打造几项全国“单打冠军”。
●到2022年具备国际影响力
成都提出,到2022年,全面建成立足四川、服务西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全市金融业增加值2500亿元,还要率先在“科技金融”“农村金融”等六大领域实现突破
国际化,是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时代,当资本流动更加便利、投资者的眼光更为锐利,作为“西部金融中心”肩负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一片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责任与使命,金融中心的未来在于国际化,服务区域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更要带动地区产业深度嵌入全球经济的价值链条。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局长欧阳泽华提到,成都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要坚持国际视野,对标纽约、伦敦、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实现差异化发展。同时,也不能自娱自乐,要为金融机构创造价值,让金融机构有获得感、认同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从数据来看,成都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7年其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04.3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6万亿;境内外上市公司89家;各类金融机构1950家。
正如金融业发展规律所示,只有金融机构形成聚集效应,金融服务才能辐射出去;只有市场交易活跃,才能有效实现资源配置。成都现在的金融综合竞争力已经稳稳坐上了“中西部首位”的位置,不仅内在动力强劲,外溢服务辐射能力也显著增强。
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之路也步入新的阶段——从金融资源的积聚,向金融服务的辐射带动跨越。
成都提出,到2022年,全面建成立足四川、服务西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全市金融业增加值2500亿元,还要率先在“科技金融”“农村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六大领域实现突破。
这是成都分析当前的现实基础、市场需求,和对标国际金融中心目前发展的势头和可能,定出的一个目标。
成都提出,这个是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确定的一个标杆,需要全市上下各行各业共同努力。
成都还进一步确定了“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核心功能,增强金融集聚辐射能力,以此推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要求。
“世界知名的金融中心都有自己的标签,比如股票、期货、外汇中心,也有在岸、离岸金融中心。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就要寻找属于成都的特色,可以做基于陆上运输的人民币交易中心、投行业务中心。”在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郑国雨看来,“财富管理”可以成为成都打造金融中心的标签之一。
●构建新金融产业生态圈
在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中,成都提出了新的规划,从科技金融、农村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六大领域实现突破,构建新金融产业生态圈
对于正在加快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成都而言,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让金融回归本源,服务于经济中心的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源头活水。
多位与会者都谈到,需要为金融业存在和发展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基础条件,实体经济是核心,金融是支撑。
如何进一步推进金融与产业协同发展?在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中,成都提出了新的规划,从科技金融、农村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六大领域实现突破,构建新金融产业生态圈。在与会者们看来,只有把金融生态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多维度赋能金融服务的场景,才能形成金融资源聚集的势和场,有利于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
成都志在打造的几项全国“单打冠军”中就提到,建设科技与金融结合全国典范城市,科技企业融资增速等指标全国领先。成都此番对科技金融的强调,不仅是其对金融新业态发展的期许,更重要的是,城市创新科技的发展急需金融的支撑与推动。
2017年,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46.4万家,同比增长42%,增速再创新高,但该数据的另一面则是,近两年,每年大概4.4万家主体退出市场。
这其中有创业者能力、创业领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也有金融支撑不足的原因。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成都市科技局局长卢铁城认为,“成都资本量、本外币存款余额很高,但没有机制体制有效激发其投资热情。”他指出,未来成都金融业的“输血”功能还要进一步释放出来。
城市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在于初创企业。谁有能力抓住初创企业,谁就在未来占据生存之道的制高点。此前,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局长廖岷曾指出,初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资本市场,科技金融是贯穿始终的支撑要素。但往往科技金融不畅,为大多数创新企业的发展树立起屏障。
基于此,成都特别将发展科技金融置于发展金融行业的重要位置,以期让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对接,推动二者的共同发展。
在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成都也意识到,金融需求多样化与金融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突出。要做好实体经济的服务,需要以产业思维发展金融,这也是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基础。
记者注意到,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已被列入成都金融产业发展的重点。以供应链金融为例,成都期望通过创新模式,集纳跨境结算资源,助力建设西部金融中心门户枢纽,进一步拉开成都的开放局面,建设供应链金融现行城市,在跨境金融及航空金融领域创新性塑造成都优势。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业不断由粗放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型。每一轮新经济的崛起都会催生新的金融产业机遇,成都正迎来金融产业弯道超车的可能。
在欧阳泽华看来,新兴的金融业态都可能是未来金融业的发展方向,“要提高对新业态的包容性,把握金融产业突破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