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余蕊均 吴林静 每经编辑 文 多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1月26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四川省长尹力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8年要推动全面开放合作,在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等的同时,还要深化与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合作,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记者注意到,尽管这并非四川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的合作,但从以往的“合作”到现在的“深化合作”,从三年前的“务实推进”到今天的“精准对接”,不难看出内陆四川开放格局的变化。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霍伟东教授认为,“精准对接”意味着四川与大湾区的合作已进展到了项目、产业等具体的融合阶段。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推进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作为四川今年的“四项重点工程”之一。多位四川省人大代表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四川用好“一市两场”,抓住机遇扩大开放。
把握住航空经济节点
“以前去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要到北京、上海或者香港转机,现在我可以直接从成都飞洛杉矶,从纽约回来的时候也是直飞。”说起这几年的变化,四川省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深有体会。
在他看来,过去人们常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在“二维空间”来看,但从立体空间来看,航空业的发展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在飞机上还有什么难不难的呢?”徐飞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一面是双流国际机场“空中网络”的不断加密,一面是天府国际机场的加快建设,四川愈发清楚自己的优势。
尹力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8年,四川要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程”,构建经济强省战略支撑。其中,推进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是奠定四川在全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版图中战略地位的重大标志性工程。“要科学把握功能定位,同步建设场内和场外、客运和货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按照同场化运营模式,统筹天府国际机场和双流国际机场协同发展”,等等。
改变“蜀道难”、推动四川经济融入世界,现代航空无疑是一条重要途径。在四川省人大代表、西南交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潘炜看来,除了加快西部高铁成网,四川和成都还应该把握住航空经济这个节点。
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西部内陆的开放格局进一步打开,不仅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体现在:各项促进扩大开放的措施出台、内外资的引进落地,以及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
2018年,四川规划的“四项重点工程”,两项直接指向“开放”,除了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另一个就是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
在全国11个自贸试验区里,四川自贸试验区是一个“临空、临铁、临水”功能齐全的区域。
“自贸区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实现与沿海沿边沿江的协同开放,青白江正在通过打造以成都国际铁路港为核心的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为抓手,推动四川与上海、钦州、乌鲁木齐等地的协同开放。”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市青白江区区长池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还要牵头在欧洲设立办事处,加大对欧洲各国的经贸往来,同时,在俄罗斯、中亚地区,还要加大合作,“扩大对外交流是我们今年的主题。”
四川开放的另一面,则是深度。国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国湾区经济发展的新时代正在到来。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指出,在大湾区的构造中,除了中心城市群和广东地区腹地,还有第三种层次,便是依托东南沿海湾区资源,带动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区域发展。
对于四川而言,泛珠三角区域是其主要投资来源地,香港更是成为四川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和重要的贸易伙伴。2017年8月,仅在“川港澳合作周”上,川港双方就签约项目26个,金额达204亿美元。
梳理近3年的四川政府工作报告,记者发现,强调与“珠三角”地区的合作,一直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一大特色。其中的具体措辞从“务实推进”到“深化合作”再到“精准对接”,并建设合作会议机制、建设产业合作区。
表述和动作的变化背后,是四川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合作上的步步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