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较真的财经观察者,大概都曾被中国的经济数据困扰过。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国家统计局存在感最强的日子,也是他们最闹心的日子。
不信你看:
中国的统计数据、统计核算制度并不因为有一些地方、一些企业、一些单位的数据真实性存在一定问题而受影响。
——国统局局长宁吉喆,2018/1/18
中国GDP核算有扎实的、准确的基础数据,有制度、体制和机制保障,中间不存在有人干预或者修改数据的可能。
——国统局前局长王保安,2016/1/19
近两年已经陆续查处了若干起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案例。希望各个地区,都按照中央的要求科学评价发展成果,不单以GDP论英雄。
——国统局前局长马建堂,2014/1/20
每年年初举行的上一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原本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为什么历任局长总要提这些扫兴的事?
因为中外媒体偏偏抓着同一个问题不放——这些数据真不真?
局长们的内心也是无法可说的,每年都有那么几个地方不争气,曝出统计失真等问题,授人以柄。
今年是内蒙与天津。
而且根据多家媒体和券商研报的预测,两地只是一个开始。
1
这么巧,你也被经济数据玩过?
如果你是一个有点较真的财经观察者,无论是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里的大佬,那你大概率曾因中国的经济数据而困扰。
或是数据可疑,或是数据缺失,或是统计口径和国际接不上,总之让人想捶墙。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年都有媒体问局长:为什么中国各省区域生产总值加和,不等于全国GDP总量?
*数据来源:近三年《中国统计年鉴》
2017年各省数据未出;2016年各省加和是78万亿,全国GDP是74万亿,(都未计入港澳台)差出一个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
对此,局长的解释是,中国的统计制度是分级核算,工业联网直报,农业抽样调查,服务业采用电商等数据,所以全国数据不是各地加出来的,一地造假也不会影响总量的真实。
可是不仅各省加和大于全国,一省之内,各市加和也大于全省。
印象最深的就是辽宁。
2017年6月,小巴曾做过一期沈阳与大连的城市对比,当时要查经济数据,发现两地尚未发布2016年统计公报。
国家级公报2月发布,省级公报3月发布,省内外其他城市,再怎么拖沓,4—5月也发布了各自数据。然而,沈阳和大连并没有。
当年年初,辽宁省长陈求发首次对外确认,辽宁所辖市县,在2011年—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我们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2015年夯实了财政收据,2016年以来努力夯实其他经济数据。”
挤水分嘛,总是不易,沈阳和大连又在全国的聚光灯下,难以自处,其实很好理解。
可是分析还要继续,于是我翻出两地的市人大会报告,幸好上面提到了预计地区生产总值,沈阳是6712亿,大连是8150亿。
新的问题随之而来,这两个数据加上其他城市的产值,比辽宁省经济总量高出2700亿……
无可奈何的小巴,决定仍然采信这两个数据(也别无选择),同时在备注中说明情况。
成文之后,发布之前,随手翻查,意外发现,辽宁统计局官网的局长信箱里,静静地躺着一份回复,回答一位高校学生,2016年辽宁各市GDP初步核算数据。
那个无人问津的角落里写着,沈阳5460亿,大连6730亿,恰好抹平了和全省总量的差距,而这一数据不见于任何公开报告。
那一刻,我觉得数据在玩我,辽宁在玩我。
此刻,再次查询发现,沈阳直到9月、大连直到11月才发布统计公报,数据恰如局长信箱。
我仍然觉得他们在玩我。
2
自曝注水,下一个是谁?
2017年,辽宁自曝;同年,中央巡视组查出,吉林和内蒙古经济数据造假。
2018年,截至目前,内蒙古和天津自曝。
内蒙古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天津滨海新区核减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0002亿至6654亿,幅度约为33%。
网友调侃,滨海新区变成了“宾每新区”。
|